…………
而就在趙俊臣暗思之間,書房中突然響起了叩門聲。
同時,門外響起了楚嘉怡的聲音。
“老爺,婢子做了桂花糕,要端來一些嗎?您午飯就沒怎麼吃,現在恐怕也是餓了。”
聽到楚嘉怡的詢問,趙俊臣才注意到,時間在不知不覺間已是傍晚了,書房窗外,天色一片晚霞映紅。
“端進來吧。”
隨著趙俊臣話聲落下,楚嘉怡已是推門而入,手中端著一盤糕點,款款來到書桌前,並將糕點擺放在趙俊臣手邊。
對於楚嘉怡這個太子安排在自己身邊的間諜,趙俊臣在尋常事情上,倒也並不瞞著她,也總是透過楚嘉怡向太子朱和堉傳遞一些半真半假的情報。
所以,在楚嘉怡出現後,趙俊臣先是吃了兩塊桂花棗糕,然後也不管楚嘉怡正伺候在一旁,只是繼續考慮著幕僚團隊的組建問題。
奈何,趙俊臣畢竟根基暫淺,缺了底蘊,一時間除了肖文軒之外,卻再也想不到其他人選。
一旁的楚嘉怡,看到趙俊臣時而眉頭微皺,時而輕輕搖頭,似乎有什麼煩心事,在猶豫片刻後,終於問道:“老爺,可是有什麼煩心事?”
聽到楚嘉怡這般直截了當的“試探”,趙俊臣不由失笑,心中暗想這姑娘真不是當探子的料子,但也不隱瞞,說道:“如今隨著要負責的朝務越來越多,府中的產業也越來越大,我皆是親力親為,卻漸漸有些力不從心了,所以想在府中招些幕僚幫襯,奈何卻想不到什麼合適的人選,所以才會有些煩惱。”
聽到趙俊臣的困擾,楚嘉怡一愣,下意識的反問道:“老爺您想要招募些師爺,為何不去找紹興胥吏幫?俾子聽說如今在官場之中,上自九卿,下至閒曹細局,書吏基本上都是越人,也就是紹興師爺。想來那紹興師爺如此受我朝官員重視,必是有不凡之處。”
“紹興師爺?”趙俊臣聽到楚嘉怡的話後,不由一愣。
紹興師爺不是在清朝時才興起的嗎?竟是在如今已是這般的出名了?
見趙俊臣神色疑惑,楚嘉怡暗怪自己不該為趙俊臣出主意,但為了避免趙俊臣懷疑,還是繼續解釋道:“是啊,俾子聽聞,科舉落第的紹興人成為衙門書吏在如今已是常事,甚至把當書吏作為一項生意來做,常常採用‘飛過海’的辦法來積累選官資格,以至於天下衙官一大半出自紹興,而且紹興師爺成為幕僚後,不僅熟練此務、聰慧老道,而且頗有操守行規,對侍奉的官員也一向是忠心耿耿,少有聽聞他們會出面僱主的情況,少爺若是想要招募些幕僚,這些紹興師爺倒是可以一試。”
說話間,楚嘉怡走到一旁的書架前,從中抽出兩本書籍,分別是《廣志繹》與《警世恆言》,翻開後交給趙俊臣,裡面皆是有介紹紹興師爺的內容。
趙俊臣前些日子在書市中買了不少各類書籍,但礙於平日裡忙碌,卻看的不多。倒是楚嘉怡,因為趙俊臣對她不怎麼管束,平日裡在趙俊臣身邊伺候,若是無事時就會翻閱一些,如今對於趙俊臣書房中的書籍,反倒是遠比趙俊臣更加熟悉。
而趙俊臣在看了兩本書籍中關於紹興師爺的介紹內容後,才知道紹興師爺雖然在清朝時才興盛起來,但在明朝期間就已是初具規模了,之前完全忽略了這一方面,卻是趙俊臣自己孤陋寡聞了。
“倒是可以試試看,其中或許會有些可用的人才,看來日後隨陛下南巡之時,我在這方面要多多留心一些。”趙俊臣輕聲喃喃自語道。
而楚嘉怡卻說道:“老爺如果有心找些紹興師爺試試他們的能耐,又何必要等到陛下南巡?據俾子所知,老爺府上原本就有紹興師爺,只是並不受老爺重視,只是在賬房中做事而已,好似叫做……蘇西卿。”
“蘇西卿?”
對於這個名字,趙俊臣倒也熟悉,曾經跟隨趙俊臣去潞安府賑災,而且能負責趙府賬簿,府中的銀錢動向也並不瞞他,顯然這人也算是趙俊臣的親信了。
只是,趙俊臣卻直到現在才知道,這個蘇西卿並非只是尋常賬房,而是紹興師爺出身!
“是啊,紹興師爺的名氣如此之大,我確實有心想試試他們的能耐,看看是否如傳言中那般好用。而咱們府裡的這位蘇西卿,雖是紹興師爺出身,卻只在府裡擔任賬房之職,也不知是他本身本領不濟,還是我大材小用了,更是需要考驗一番……”
說著,趙俊臣抬頭向楚嘉怡吩咐道:“嘉怡,傳我的話,讓那個蘇西卿來書房見我。”
~~~~~~~~~~~~~~~~~~~~~~~~~~~~~~~~~~~~~~~~~
PS:二合一五千字大章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