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世有人說,數學是科學之母,科學就是數學作為基礎構架起來。
現在,國內還沒有特招、保送這種制度。
到1970年,清北兩所大學決定廢除考試製度,實行群眾推薦、領導批准、學校複審相結合的辦法,從工農兵中選拔學生,學制縮短為2至3年。
雖然是推薦上大學,但還是需要滿足一定條件的。比如,要具有初中文化程度;要有在工廠、農村、軍隊裡工作兩年的經驗。年齡方面,以20歲為主,條件優秀者可以放寬年齡限制。
這或許是特招的前身。
不過,正兒八經的特招,應該要到八十年代中期,1984年,開始試行保送生制度,這可以視為特招生的雛形。
“真的?”程四光大喜。
他知道,周益民是有人脈的。
說能夠讓人幫忙保送,就基本上沒問題。至於他口中的張叔是誰,程四光就不深究了。
要是這樣的話,他就送勝利去中學,深耕數學。
王老師深深看了一眼周益民,暗道:你小子藏得挺深。
之前考上大學,你小子都不去讀,真讓他有點搞不明白。
周益民點頭:“應該不難。”
其實,再過五六年,那股風就要吹起來,到時候大學停辦,想讀都難。所以,現在周益民說話毫無壓力。
“那就拜託益民了。”
這時候,黃素琴開始將飯菜端上來。
“勝利、勝義,吃飯啦!”
程四光給周益民和王老師倒酒:“來,我們喝一杯。”
王老師看到桌上有臘肉、鹹魚,以及雞蛋,眼珠子差點都綠了,心裡感嘆程四光捨得。這一頓,好多人過年都吃不到。
吃飯時,周益民遺憾道:“可惜,我們現在跟老大哥那邊交惡了。不然,以勝利這種數學天賦,甚至都可以送去留學,以後當一名數學家。
另外,我還聽說,那邊的國家在去年聯合舉辦了第一屆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以後,或許勝利也能代表我們國家去參加。”
據他所知,1956年羅馬尼亞數學家羅曼教授提出了倡議,並於1959年7月在羅馬尼亞舉行了第一次國際奧林匹克數學,以後每年都會舉辦一屆,只有1980年中斷過一次。
競賽的目的,是激發青年人的數學才能,引起青年對數學的興趣,發現科技人才的後備軍,促進各國數學教育的交流與發展。
在後世,奧林匹克數學競賽是很熱門的,中國第一次派人參加,是在1985年。
“哦?有這種事?”王老師還是頭一回聽說,感覺新奇。
程四光則是滿臉期待,期待勝利以後也能參加那樣的競賽,為國爭光。同時,也是為他,為他們程家爭光。
至於留學,那不現實。
當然,要是能留學,他砸鍋賣鐵,都要送勝利去留學。
周益民笑了笑:“朋友說的。
現在我們跟北方的關係緊張,或許再過些年,等勝利長大,我們國家跟那些國家的關係沒那麼僵,就可以參加了。
所以,現在學好知識,做好準備,也沒有錯。”
俄國的數學,即便是放在21世紀,也強得一批,是很多人心中的數學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