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店揹包裡面,這玩意最多了。現在,只要是送東西,他一般都是送海產。
“益民來了呀?快裡面坐,怎麼還帶東西?拿回去。”黃素琴看到周益民過來,立即迎接。
“黃姨,這都是些海產,你知道我的,前段時間去津門帶了不少回來,吃不完。這東西,讓勝利、勝義他們多吃點,對頭腦好。”
黃素琴一聽對腦子好,就不再推辭了。
她兩夫婦,現在最在意孩子。只要是對孩子好的東西,他們都會想辦法去弄。
“那就多謝益民了。勝利、勝義,出來跟你們益民哥打招呼。”黃素琴對房間裡面正在做作業的兩兄弟喊道。
勝利和勝義趕緊出來:“益民哥好。”
周益民掏出一把糖果,分給他們,笑道:“你們兩兄弟分,回去做作業吧!好好努力,多學點知識,以後建設祖國。”
“謝謝益民哥。”
他們兩兄弟是真的很感激這位大哥,從給他們芋頭開始。
勝利作為大哥,很懂事,將糖果分成四份,還給乾孃和乾爹留了兩份。
沒多久,程四光帶著隔壁院的王老師回來了。
“王老師,別來無恙呀!”周益民站起來打招呼。
王老師笑道:“我們這條街道,就你最有出息了。”
以前,他教過周益民,為此他現在都感到驕傲。每次別人說周益民多有出息,他作為老師,都會很高興,感覺裡面有自己的一份功勞。
“來,王老師您坐這裡。”程四光請道。
大家坐下來後,他拿出煙,給周益民和王老師都來一根。
“叫我過來,是為勝利的事吧?”王老師問道。
周益民疑惑:“勝利什麼事?”
王老師跟周益民透露:“勝利的數學天份很高,我們班級已經教不了他,甚至說句難聽的,留在我們學校都是耽誤那孩子。
東城師範那邊有老師看上勝利,來我們學校交涉。”
“啊!這是好事呀!”周益民驚訝。
他知道勝利那孩子有數學天賦,可好像還是有點低估了。
現在的東城師範,之前是工農速成中學,後世則是鼎鼎大名的北師大附中。
建國後,百廢待興,原有的學校教育制度亟待變革。為創造適合新政治經濟制度的學制系統,於是“以俄為師”,在教育部直接主持下,京城設立實驗工農速成中學。
由於工農速成中學是一項新生事物,所有在學制定型後,有關辦學體制、課程、教法等方面的實驗仍需繼續進行。
前兩年,速成中學被取消了,變成了現在的東城師範。
能讓這家中學看上,說明勝利的數學天賦真的很高,高到學校都破格將學生要過去。畢竟勝利以前沒有怎麼正經上過學的,忽然就被提到中學去唸書。
王老師:“確實是好事,不過,勝利其他科跟不上。如果這就去東城師範,對他全面發展不太有利,有點揠苗助長。”
“是呀!我正為這事頭疼,所以找王老師和益民過來,聽聽你們的意見。”程四光苦笑道。
不管是跳到中學去讀書,還是留在小學,都有利有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