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內庫沒錢,皇帝也不用受這份罪!
等等!
馮保突然福至心靈,他立刻想到了能讓皇帝滿意的最好辦法!
想到這裡,馮保立刻夾著兩份奏章,急匆匆的向著隆慶皇帝的寢宮而去。
隆慶皇帝最近的心情也不太好。
宮裡向戶部要的香燭錢,雖然戶部給了,但是高拱送上來一份長長的勸諫奏章。
隆慶皇帝很不高興,如今宮裡的開支,還不如上皇在位時候的一半,而現在上皇迴鑾,吃穿用度也都是皇帝的標準的,這麼看來自己已經非常節約了。
父皇在位的時候,又是修建大工,又是修道,又是滿世界蒐羅龍涎香和珍寶,那些內閣大臣也沒有說什麼,怎麼自己當皇帝,宮裡用點香燭都要向戶部討飯?
馮保帶著兩份奏章求見,隆慶帝的心情很是不好,但是馮保這時候求見肯定都是大事,等到馮保進來看到皇帝的臉色,頭更加低了。
“是通政司又送來什麼緊要奏章了嗎?”
馮保低下頭說道:“皇爺,您給清遠伯一萬兩銀子修祖墳的事情,被內閣否了。”
隆慶的臉色更加難看了,自己給老丈人撐面子,讓工部撥款給他修祖墳光宗耀祖,卻又被內閣否了。
隆慶皇帝臉色通紅,但是他的性格軟弱,生了一會兒悶氣也就不說話了。
馮保敏銳的捕捉到了皇帝的情緒,他又將山東巡撫韓楫的《請開礦稅疏》送上去,對著皇帝說道:
“皇爺,這是山東巡撫上的奏章,請求朝廷在山東開礦。”
剛剛被掃了興,皇帝的脾氣也就上來了,他本來準備消極抵抗否了這份奏章,卻聽到馮保說道:
“皇爺,僕臣以為,宮裡用度不足,都是內庫空虛所致的。”
馮保看到皇帝沒有說話,他繼續說道:
“上皇在位的時候,內庫的銀兩都是足足的,遇到宮裡操辦大典儀,戶部還要經常給內庫錢。”
“皇爺為了國事,將內庫銀兩貼給戶部,自己卻沒銀子用了。”
隆慶帝臉色陰晴不定,他剛繼位的時候為了革除上皇時期的弊端,在文官忽悠下將內庫交了出去。
這才導致了宮裡要增加香燭錢,都要向戶部打報告要錢。
雖然這些宮裡的日常用度,戶部不可能不給,但是每一次都會被高拱抓著狠狠教育一番。
馮保確實說的沒錯,如果自己還有內庫,別說給清遠伯一萬兩修祖墳,就是給他十萬兩修祖墳,工部也沒辦法阻止。
馮保繼續說道:“皇爺,以僕臣之見,這礦是要開的,但是不能讓戶部和工部去開,而是應該讓宮裡人去開。”
隆慶皇帝心動了。
他明白了馮保的意思,就是讓宮裡派遣礦監,到山東主持開礦。
既然是宮裡的人去主持,那開礦後的收入自然都入了皇帝私人腰包。
那以後自己花錢,內閣和外朝也就不能多說什麼了。
不過隆慶還是性格軟,他遲疑了一下說道:“這麼做,群臣不會反對嗎?特別是內閣?”
馮保看到皇帝心動了,繼續加碼說道:
“天生地養的,都是上天賜予陛下的,‘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山東發現銀礦,都是上天賜予陛下的,理應當由陛下開採。”
“而各地礦監由宮內人擔任,這也是慣例了,武宗皇帝派過,上皇也派過。”
有了祖宗之法來撐腰,隆慶帝終於下了決心,他對著馮保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