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下藤吉郎笑著說道:“大當家的怕不是忘了,梁山可是五縣交界,咱們可是有五隻肥羊可以宰的。”
李舜臣還是皺眉說道:“怕就怕有人上報濟州城,我們這點兵馬,可擋不住明廷的三鎮新軍。”
木下藤吉郎再次露出滑稽的笑容:“那你是太不瞭解這幫蟲豸了,他們可不會報告濟州城的。”
“上次那個黃書吏來帶話,說願意再奉上一批糧食,讓我們去東阿縣看看,他說東阿富庶,可比琿城縣強多了。”
李舜臣展開眉頭說道:“看來那位蔡知縣,最恨的就是東阿縣令啊。”
“哈哈哈!”
兩人紛紛笑出聲來。
京師,紫禁城中。
司禮監的馮保正在檢視內閣送來的奏章。
隆慶帝剛剛登基的時候,也許是權力慾望高漲,又或者是作出勤政的樣子,所有的奏章都是親自批示的。
可是每天都被堆積如山的奏章折磨了一陣子後,隆慶帝很快就和他的父皇一樣,將大部分奏章丟給了司禮監。
掌握了批紅的權力,馮保開始還很興奮。
但是自從和黃錦交談過後,馮保就變得內斂了很多,他每天都會認真批紅,然後將他覺得重要的奏章挑選出來,簡要的彙報給皇帝。
隆慶帝對馮保更加的滿意,反而將更多的權力賦予他。
而馮保也不敢居功,依然在宮中低調做人,這一切都讓皇帝很滿意。
今天看到這份從內閣遞過來的奏章,馮保立刻停下了手中的硃筆。
這份奏章就是山東巡撫韓楫的《請開礦稅疏》。
高拱不敢擅專,請求皇帝聖裁,其餘內閣大臣也沒有附屬意見,這在隆慶朝的題本中是很少見的。
高拱這個工作狂,幾乎對所有的奏章都會作出批示,馮保能夠協助隆慶處理這麼多的奏章,都和這位勤勞的閣老離不開關係。
但是看到這份請開礦稅的奏疏,馮保的內心思考起來。
從黃錦那邊得到“真傳”之後,馮保越來越學會站在皇帝的角度思考問題。
這份奏疏遞上去,內閣輔臣都沒有簽署意見,那皇帝肯定會詢問自己的意見。
那什麼樣的回答才會讓皇帝滿意呢?
准奏,命令工部去探明銀礦,讓戶部派遣礦監安排開礦?
馮保搖頭,如果真的開了礦稅,言官聞到味道還會衝上來上奏,又會攪得皇帝不得安寧。
大明計程車大夫,對於加稅是非常敏感的。
就算是開礦,也等於是加徵礦稅,這不被噴才怪呢?
這段時間皇帝已經被張居正張閣老被彈劾的事情鬧的焦頭爛額,如果再開礦稅,那肯定要被言官衝麻了。
而且這礦稅入的是戶部的庫房,皇帝又沒有好處,還增加了麻煩。
馮保又翻開一本題本,這是工部所奏,給清遠伯李煒老爹重修墳墓的額奏章,高拱長長的反對意見列在奏章後面。
馮保捏了額頭,內閣不肯出錢,清遠伯又要鬧起來,皇帝又不得安寧了。
皇上也不容易啊,給老丈人撥款重修祖墳,連這點要求內閣大臣都要反對。
這幫內閣大臣也太小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