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琰聽了這話,一陣心酸愧疚,微不可查的嘆了口氣。
可巧,孫知縣的七個兒子散學,孫知縣便讓他們向陳琰問好。
“陳叔叔好。”
七人齊聲道。
陳琰看著眼前七個大小不一的男孩,大的**歲,小的至少四五歲,密集恐懼症都犯了,一口唾沫懸在喉頭,半晌沒嚥下去。
孫知縣頗為驕傲的說:“本官還有一個小女,尚在襁褓,不便見客。”
陳琰張了張嘴,欲言又止,他明明記得孫知縣只有一個髮妻,九年生八個,這是人類可以做到的事嗎?
孫知縣看著孩子們,笑呵呵的點出四個孩子:“這四個是我兄長的孩子,兄長早逝,長嫂改嫁,拙荊心善,把他們都帶在身邊了。”
陳琰恍然大悟。
“秋闈之後帶你家安哥兒來,讓他們結伴一起玩。”孫知縣道:“其實官員外放,轉遷頻繁,小孩子多是留在老家的,可我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把他們帶在身邊,親自教導。”
陳琰看著七個彬彬有禮的孩子,莫名有些羨慕,不是羨慕孫知縣孩子多,而是羨慕他們個個知書達理,不像平安的那些堂兄弟們,天天在陳家巷上演大鬧天宮,害的他兒子都沒什麼玩伴,每天跟狗說話。
人人都看自己的孩子好,帶有親爹濾鏡的陳琰此時仍不肯承認,陳平安也不是什麼省油的燈。
……
孫知縣的話對陳琰觸動極大。
讀書好的人,大多行動力極強。傍晚一到家,他就帶著妻子和兒子,去縣裡最好的酒樓,點了七八個菜。
“一壺酸梅汁,一壺上好的杏花白。”陳琰拿出一角銀子給店小二,叮囑道:“少鹽少油,蔥姜大料炒過之後仔細挑乾淨了再上。”
小二殷勤的應聲。
平安小聲對孃親道:“娘,我爹是不是讀書讀傻了?”
林月白輕斥道:“沒大沒小,哪有這樣說自己親爹的。”
“真的。”平安道:“我早上找他打架,他還請我吃飯呢。”
林月白差點氣笑了:“你也覺得自己應該吃板子是吧?”
平安慫噠噠的撿起筷子:“還是吃飯吧。”
不年不節,酒樓人少上菜快,不一時,花花綠綠的菜蔬擺滿了桌子。
看著平安大快朵頤的歡快勁兒,陳琰心中歉意更深,上次帶孩子出來下館子,都不記得是哪個年月的事了。
“還真是飯菜隔鍋香,好像家裡沒給你吃飽似的。”林月白一邊打趣著,一邊拿帕子給平安擦嘴。
在外頭吃飯,心情自然不一樣,好吃之外還有新鮮好玩,只覺得樣樣都合心合口。
平安從小不怎麼挑食,吃飯很香,吃相也很乾淨,嘴角沾上點油星兒都要及時擦掉。聞言朝孃親咧嘴一笑,指指遠處的酸梅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