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安地處江南,五月中旬便感受到暑熱的侵襲。
大人們都換上了繅絲夏衫,桌上添了四個冷盤,丫鬟們吱呀吱呀地拉著手搖扇,為悶熱的天氣帶來一絲涼意。
今天全家為平安慶生,劉婆婆特意做了他最愛的蔥汁兒腐皮蝦包,外皮炸的酥脆,蝦仁嫩滑,包成特別小的一隻,一口一個剛剛好。
等待長輩入席的時間,平安坐在角落裡鑿冰,用花茶碎冰打底做梅子桑葚飲,是孃親最愛喝的。
家裡人口不多,平安沒有叔伯,兩個姑母都已外嫁,陳琰和林月白夫婦又只有平安一個孩子,不免有些冷清。
陳琰向來惜字如金,備考期間尤其如此,林月白在公婆面前也不多話,婆婆性格強勢,家裡家外一把抓,她索性少說少做,小說話本不比族產賬目有趣?
陳家人因性格太過互補顯得格外和睦,可這和睦之下又不免透著點沉悶無趣,飯桌上一般只有陳老爺和平安搶著說話,老爺子一生沒什麼本事,唯獨話特別多,常在飯桌上說些或冷或熱的玩笑,讓氣氛活躍一些。
陳家畢竟不比世家大族,沒有食不言寢不語的規矩,平安又特別捧場,總能將氣氛調動起來,今天也不知怎麼了,大好的日子,心不在焉的樣子。
今天中午他做了好大一個噩夢,夢裡晴雷驟雨,風雲變幻。
十五歲的少年風塵僕僕從書院趕回家去,剛剛驚聞父母被斬首棄市的噩耗,就被封鎖在四四方方的宅院裡,祖父冰冷的頭顱枕在他的膝頭,祖母一身嚴妝靜靜地掛在房樑上。
書中確有記載,祖父祖母似乎早有預感,一月內急嫁出三個隔房的堂姐,休棄了兩個堂兄剛娶進門的新婦,把能保住的都保住了,雙雙追隨兒子兒媳而去。
……
陳老爺試探著問:“乖孫,你要是不喜歡‘平安’這個名字,祖父幫你改回來?”
全家將目光看向他。
平安把頭搖得像撥浪鼓,倒也不必。
林月白有些擔心地撫上他的額頭:“兒啊,可是哪裡不舒服?”
他擠出一個好看的笑:“娘,沒事,逗你玩呢!”
席上的氣氛便又活躍起來,劉婆子將一小碗雞湯麵擱在他的面前,麵條裹了蛋清,擀得細細的,鋪上雞絲和青菜,還臥了個荷包蛋。
平安勸自己打起精神來,畢竟吃完這碗壽麵,他就整整四歲了。
四歲,正是奮鬥的年紀,絕不能選擇安逸,絕不能擺爛頹廢,他要透過自己的努力,改變自己和全家的命運。
……
改變命運第一步,要先充分了解自己所處的環境。
以前他太年輕,出門只看吃食、玩具、璀璨的燈火和熱鬧的雜耍,貪吃貪玩,無憂無慮,從未主動觀察過周遭事物。
藉著祖父要帶他去街上買幾樣生辰禮物的機會,他打算先從陳家巷入手。
出門前,祖母叮囑他們:“別走遠,少吃零嘴,早些回來。”
那神態彷彿在叮囑兩個孫子。
“知道啦!”平安應一聲,跟著祖父出了門。
他們沿著陳家巷一路往北,穿過石板小橋,橋頭立有一座高大的青石牌坊,這牌坊從平安記事起就存在,很有些年頭了。
他在橋頭駐足,望著那刻有幾串人名的牌坊問:“祖父,這是做什麼的?”
陳老爺將他抱起來扛在肩上,教他念牌坊頂端的三個大字:“舉,人,坊。”
平安眼睛一亮:“我知道了,上面刻的是咱們陳家中舉的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