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由亂到定,是十二年前的事。”
“昔日九州,如今共分三十七域,靈主者統帥一域,靈主之下再由各方靈尊管轄諸城。”
“每一城,都有各司主事由靈人統帥,為靈尊收取遺屍,採集貢血,散佈恐懼,牧民四方,如今又細分出不少的檔口,各司其職運轉無礙。”
“又有巡城、定廠二軍,匡扶規矩,以正法度,如若有人違反靈主之約,便會活祭靈尊。”
“六年前,推行養民之策,凡有子民,皆為靈主、靈尊所養。”
“每日勞作不逾四個時辰,基本酬勞每個時辰不低於百錢,每月可休沐七日。”
“四年前,又多了養胎假,凡孕養嬰幼,父母皆有一日千錢補貼,生子愈多,補貼越重。”
“後又有傷假、遠遊假、冬假、三伏假等等。”
“靈尊曾言:若無幸福,則無恐懼。”
隨著一句一句的道來,這個世界的許多面貌,都緩緩的在嶽不群的眼前展現。
起初嶽不群還只是傾聽,漸漸的卻有了遍體生寒之感。
這是一個亂中有序的漸變世界,一切都在從最原始的野蠻殺戮與收割,轉變成一種更加長久的放牧與圈養。
最麻煩之處在於,詭邪們不僅吃人,它們還懂得對人‘好’。
設立了許多的政策,來‘保護’人,維護他們的生活基礎,以及某些程度上的基礎權益。
甚至可以說,只要不觸碰到詭邪,不觸碰到詭邪們轉化的詭人(靈人),沒有碰巧成為詭邪們瞧上的食材,就能活的很好、很舒坦。
就好比,一些現代社會里的牧場,不僅給牛羊聽音樂,吃上好的飼料,還會安排專門的人對牛羊進行按摩,規範定量的運動等等。
如果拋開最後難免被宰上一刀,殺之取肉的結果。
這些牛羊牲畜過的日子,指不定比許多人都要好。
當然,這種狀況的出現,實際上還是一個極為龐大的群體,去竭盡想象與能力的滿足一個極少數的群體。
這些‘高階’的食材,也很難落到普通人的口中。
在這個世界裡,人即為食材。
而培養的更加‘優良’的食材,則為了等待供給那些有資格享用的詭邪。
這與嶽不群之前走一小段路,所見所感,竟好似略有不同。
再問之下,便知道了原因。
掌管此處方圓數百里的訾邪靈尊,喜食嬰孩。
故而每個村子,每月都有固定的‘奉獻’指標。
嬰孩父母未免送出嬰孩時不捨,便儘量的避免投入感情。
當然,為了照顧治下之民的情緒,這位訾邪靈尊只食用不足滿月的嬰孩。
滿月之後,便不再立即食用。
至於這個車隊裡運輸的屍體,有一部分確實是正常死亡的‘放牧之民’,但還有一部分,便是始終不接受‘教化’的荒野之民。
他們不受靈主之約保護,便成為了獵物。
“聽起來似乎不錯,但它們畢竟吃人。”
“你看起來至少有六十多歲了,當是經歷過兩個時代的交錯,若是讓你回到數十年前,詭邪未至,以人治人的時代,你可情願?”嶽不群問道。
老者搖頭:“此間樂,不思故!”
對他而言,詭邪吃人,貪官汙吏、鄉紳豪強、地痞無賴···哪個不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