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敢多想,原本泰然淡定的心,也起了波瀾。原想以不變,應萬變的內心,也在悄然發生變化。
身為太子,他又該如何以對呢?
他深知,歷朝太子之位,看似距離至高無上的皇位,只差那麼半步,但還是臣子。
大臣們出錯,無非是貶官,重者入獄,甚至殺頭,遇到大赦還能保住一命。
但是太子一旦出錯,就是萬劫不復。不僅皇帝容不下他,繼任者也容不得他。
唯一能做的,只有保住這太子之位,步步小心,處處謹慎。
上千年來,多少人死在太子之位,他們看似皇權在握,實則無形中已被套上絞索。
進一步,登大位,掌乾坤;退一步,死無葬身之地。
即便躲過一切,還要身體康健,抗得住歲月的煎熬。就說他大伯,從太祖爺立他為太子始,一生兢兢業業,雖無功過,平安度過,卻熬不過這年景。太子先薨,而皇爺爺依然硬朗。
感嘆之餘,他想到文大人。此人對他有恩,當年立儲之時,力排眾議,使父皇下定決心,立他為太子。若是不救,這讓那幫擁護他的大臣們,情何以堪啊?
正在感嘆,侍衛長來報,在他耳邊私語片刻。
太子聽聞,大喜,連忙說道:“快快有請,慢,請他到書房等候。”
那人退下之後,太子命人更衣,幾個奴婢給太子換上便服。
洗漱完畢,他命人都退下,獨自前往後院。
過了一會兒,他來到書房,命令十幾名護衛把守好,關緊房門,走了進去。
此時,書房中,早已有人等候著。
見太子進來,那人放下手中茶水,立刻就要下跪。
太子扶住那人,說道:“老大人,莫要多禮,這裡不是朝堂,你我之間無需這些禮節。”
太子趕忙請那神秘人坐下,他拿掉頭上戴的斗篷,兩人詳談起來。
太子將近幾日,朝中發生的變故,一一道於那人聽。
說罷,有些感嘆,他詢問那人,該如何以對。
那人聽聞,反而笑了起來,太子不解,便問:“老大人何故如此輕鬆?”
那人低頭不語,端起茶杯,吹吹杯中的茶葉,然後喝上一口,放下杯子,接著對太子說道:“老臣曾聽聞,太子坐鎮燕京之時,先帝有意交好太子。先帝曾遣人,送書信給太子,太子是如何處置呢?”
太子聽後,思慮片刻,回道:“哦,老大人也曾聽聞?可惜,此一時彼一時啊。”
“非也,非也。”那人打斷太子的話,說道:“太子彼時,何等坦然,何等鎮定,泰山崩於前,而不動,處之舉重若輕。此時之境,雖大不相同,然深處逆境而不意亂,居危地而不志餒,此乃大丈夫所為。隱忍不發,不是不發,謀定而後動,事半功倍。”
“老大人之意,還是讓本太子隱忍下去?”太子思考著那人的話語,不禁問道。
那男子頻頻點頭,接著說道:“聖主對殿下的疑心與戒心,一日不除,對殿下親信的打壓,一日也不會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