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就到了春天,高一鳴難得能在春天出門轉轉,他帶著依舊女扮男裝的周後和袁貴妃,走在垂柳依依的秦淮河,吹著拂面的春風,令人閒舒愜意。
“未曾想,這南京的春天來的挺早,和京城的春色比,別有一番滋味呢。”袁貴妃感慨,轉眼來南京快四年了,故國依舊,人也依舊,唯一不同的就是皇帝也和自己親近,就是不臨幸自己,這讓她鬱悶不矣。
“南京這裡是典型的南方氣候了,冬天空氣中水汽大,溼冷難耐,比不上北方乾燥天氣。”
“姐姐說的極是,哥哥,我們何時北還呢?”
“這個不急,等收回盛京,重新組建起關寧防線之後再考慮北還不遲,況且當年李自成那貨一把火,把紫禁城燒的面目全非,重建也需要時間,趁著現在邊境不那麼緊張了,你和鳳兒多在江南轉轉,真要北還之後,再南下就難咯。”
“曉得啦。”
沿著秦淮河走了半天,高一鳴又帶著周後、袁貴妃拐進巷子,他到現在都沒弄明白明朝百姓日常都吃些什麼,但是石頭一般硬的燒餅做軍糧他見了不少,還有豆子和米,不過豆子大多是在戰前喂軍馬的。
明軍軍糧主要的基本上就是這些,也有肉乾,一天能吃一頓都是奢望,他準備好好調研一下,看看該如何改進一下軍糧。要知道後勤也是戰鬥力啊。
看高一鳴對街道兩邊裝飾豪華的酒樓和金玉珠寶店都不屑一顧,單找路邊小吃,周後問道:“哥哥,你要找什麼呢?”
“沒有,我是在看我們大明百姓平時都吃些什麼。”
“這個妾身知道一些。”
“哦?說來聽聽。”
“在太祖年間我大明百姓主要靠野菜和一些五穀為食,靠近江河的地方運氣好能打一些魚或者靠近山林的地方,則會打一些野獸加餐,後來從仁宗皇帝開始,國朝國立逐漸恢復,在街頭也能看到一些肉店,不過尋常百姓家也就在逢年過節了才捨得買些肉,當然,能在逢年過節出來買肉的人家也不多。”
“難怪呢,之前我在肉攤買肉,老闆還很嫌棄我挑挑揀揀呢,說都是好肉,當時我還不明白,合著肉是稀缺品啊。”
“那水果什麼的有嗎?”
“這個季節也就王侯官宦之家或者大富大貴之家才會有點,尋常街頭都不多見。”
“國朝還是窮啊,這些年只顧打仗,忽視了民生建設啊。”
“確實,這些年連年征戰,若不是您強力推行土豆或番薯,只怕吃野菜的場景會重現。”
聽周後這麼說,高一鳴沉重的點點頭。
現在的大明朝還是國貧民弱啊。
“我大明百姓如今還是每日兩餐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