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主托起冤魂珠,周邊佛光自動湧入黑珠,淨化裡面的怨氣。
任鴻眉頭一挑,暗忖;我玉清仙法雖有淨化超度之術,但跟他兼修兩道的秘法比起來,還是遜色一籌。
眨眼功夫,那些執念數百年的冤魂便一一歸入幽世,重歸輪迴。而且得定光佛主的佛光加持,來世必然歸入人道。可比苦苦掙扎的鈞天仙靈強多了。
佛主淨化的同時,提及另一件事。
“這次你西行而來,除卻靈鷲寺和妖族的氣運之爭,也涉及崑崙的一些分歧。”
“你這一路遇見三十六路妖修。因此,崑崙要出三十六位元神真人助我靈鷲寺開闢佛國。”
“三十六位真人?”任鴻前指一算,如今天機塵埃落定,皆可算得。
徐陰陽擔憂青玄大道君未歸之前,崑崙派動盪。刻意請回定光道人主持大局,但又擔心定光道人禍害崑崙派,遂和他定下君子之約。
崑崙派主動幫定光道人開闢佛國,但前提是這處佛國必須受到控制,不能尾大不掉,反壓三清玄門。
為此,徐陰陽默許廣法、遍吉和妙玉三位同門入佛。但其目的並非分割崑崙,而是以此控制佛統,將佛國把持在玉清一脈。
至於那三十六位真人,日後說不得都要往佛宗走一遭。成就佛陀、菩薩果位。
任鴻算出因果,不禁問:“老朋友,依我今生那位便宜師兄的計劃。你這妖洲佛國日後要歸廣法師兄掌控,你捨得?”
“我立佛國只為證道。若文殊願意,日後讓他做一個‘七佛之師’又如何?”
任鴻心中一動,隱約窺見妖洲佛國未來的幾尊佛主。而包括眼前的定光佛主在內,這些佛主都要輪迴重修一劫。彼時,需要廣法道君顯聖度化。
“你們這群人謀算,可真把天數算計到幾千年後了。”
“我們喜歡謀劃天機,推算天數。但卻比不上你的易天定命,反手之間排布天命。”
定光佛主難得和昔年故人相逢,因此多說了幾句。
“廣法道友執掌佛統僅是過渡。未來三千年後,善御於西方未來的迦毗羅衛國降生,證如來果,為現在佛。彼時,我和懼留率諸佛皆為過去世,定三世佛統,為佛宗根本。”
言外之意,便是以他們的三世佛統替代西方極樂世界的正統?
“所以,玉虛老師對你轉入佛宗不聞不問,甚至徐師兄也默許三位同門叛門?”
敢情到最後,這佛宗易主竟成了他們玉清一脈的別宗?
“不盡然。善御今生雖拜我為師,且有諸世師徒之緣。但往前推算過往,乃淨土佛國的大能。日後他掌佛統,是雙方合謀推舉。西方淨土諸佛樂見其成。此外,碧遊宮也要有人化佛。還有玄都宮的大老爺,怕要親自走一遭,分掉佛宗氣數。”
“當然,這一切都是下一劫的天機。如果天皇不滅,這些都是空談。”
別看他們安排的妥妥帖帖,連未來太清教主西出化佛都謀定了。但如果天皇這一帝紀勝了,未來軒轅七世就是個笑話。更別提所謂的佛宗大興,玄門兩分。
遙想當初,眾多古神排布天命,定下太昊九世,神農八世,軒轅七世的三萬年人族大興時期。
但結果呢,天皇從中作梗,如今神農八世跟當年古神們的預計可是截然不同。
要不是農皇自己厲害,硬生生從天皇身上咬下一塊“天機”,這“神農——魁隗——烈山”的三世皇朝都是笑談。
此時,東郭老祖冤魂淨化,一縷冥魂飄飄升起,顯化冥君道果。
不過對一位根基不深的冥君,佛主和任鴻都不以為意。任鴻隨手收到如意內,保護起來。
定光佛主:“我和徐陰陽有約,不久之後以化身燃燈道人重入崑崙,執掌道統。那時候,可要仰仗你幫忙。”
“我?我一小小記名弟子,能幫什麼?”
“就憑你和青玄的關係,即便放在三清宗時期,也該歸入他的清微宮。有你在,我才好跟他聯絡,助他執掌道統,平穩過渡。”
佛主隨後,對昔年故人提及三清宗的內部往事,講述玉清一脈的大小山頭。
崑崙大小山頭林立,姑且不論十二仙峰,這東西南三處崑崙道統,便是最明顯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