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是‘帛’字。”駝背老者對灰衣老者咧嘴一笑,心下暗暗添了幾分欽佩,拱手道:“看來前朝故事,這位老兄也是極為熟悉!”
灰衣老者也笑道:“奇人逸事,天下豔稱。在下不過略知一二,願聞其詳。”
“‘帛’字何意?”藍衣公子見他二人憶及往事,也想知道內情。那年輕夥計與少年更是滿面企求之色,急不可耐。
駝背老者客氣道:“既是公子動問,小老兒就講上一講,也算炫耀一下師門的光彩。若是有遺漏不詳之處,煩請這位仁兄補正。”他向灰衣老者略一頷首微笑,乾瘦的右手端起茶碗喝了一口,清一清喉嚨,緩聲說:“祖師爺當年遇到永樂爺,也是在京師之地,那時永樂爺還沒有龍飛九五,不過是燕地的藩王。哎!轉眼二百多年過去了。”駝背老者望望窗外碧波粼粼的河水,似是不勝感慨。
“那日永樂爺微服遊覽,正好在前門外遇見祖師爺守著千字幡伏案小睡,對幾個上前問卦求卜的人不聞不理。永樂爺心下好奇,笑道:‘有生意不做,卻來這裡睡覺,可見沒多少本事,怕是師父教的言語用盡了吧!’祖師爺頭也未抬眼也未睜就回道:‘幾個俗人不過草木賤民,面目可憎,有什麼好看的?天生我材,豈是單為芸芸眾生勞碌的?自古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原想此地必是藏龍臥虎,卻怎的也沒有幾個可結識的英雄!’永樂爺見祖師爺口氣大得可以吞天,暗自惱怒,就走上前道:‘我這個俗人偏要勞你相上一相!’祖師爺隨口道:‘相面就不必了。滾滾紅塵,我也懶得睜開眼睛,就測個字吧!’永樂爺不動聲色,到幡前選了一個‘帛’字,祖師爺命他自取紙筆書寫,永樂爺故作讀書不多書法不整的模樣,將‘帛’字寫得長腳椏杈,上下相離,似是‘白’、‘巾’兩字。祖師爺側頭半睜二目,掃上一眼,抬頭看看永樂爺,頓時將雙眼大睜,起身跪道:‘王爺為何屈降萬乘之尊,輕易在外面行走?’一旁的行人以為祖師爺瘋癲無狀,信口胡言,永樂爺一把將他扶起,暗叫噤聲。祖師爺道:‘請千歲爺近前說話。’永樂爺連問‘帛’字何意?祖師爺笑道:‘草民行至燕地,見此處王氣甚重,集結北京城上,變幻五彩,蔚然龍形,與南京相互抗衡,一直不明原由,今日見王爺豁然開朗。王爺將‘帛’字分而書之,稍加增益,便是皇頭帝尾之象。恭喜王爺!得遇王爺,草民也可自喜。’永樂爺半信半疑,以為不過江湖術士討錢的吉利話兒,只打賞了五兩銀子,含笑而去。不料數年後,永樂爺正位登基,想起祖師爺的話,信服不已,派人將祖師爺召至京師,賜官太常寺丞。哪知祖師爺無心仕祿,只求有錢用,有酒吃。永樂爺並不強求,樂成其志,欽賜他一面金牌,親書詔令於上:‘賜汝金牌,任汝行走,過庫支錢,過坊飲酒。有人問汝,道是永樂皇帝好友。’祖師爺單憑一個字,就測出了永樂爺數代江山,可見天道自古不爽,可笑世上愚夫愚婦甚多,又有幾人識得我仙家道術?”
藍衣公子聽得竟有幾分痴了,拊掌道:“有趣!有趣!實在是妙不可言!今日我也要測上一測!”站起身形,便要朝那千字幡指點。灰衣老者以目示意,想要阻攔,無奈藍衣公子興趣正濃,竟視而不見。
駝背老者頷首道:“小老兒願意為公子爺效勞!還請公子爺坐下寫字。”
“不必了!還是從千字幡上選字吧!”藍衣公子似是不願與前人雷同,走到幡前細細尋看,堪堪將千字文讀完,才收住目光,手指“侍巾帷房”四個字道:“就選這個‘巾’字,不會也是‘帝尾’吧?”
“這……”鄭仰田見他故意為難,沉吟道:“此字過於簡單,煩請公子爺再選一個。”年輕夥計聽了,哼了一聲,咕噥道:“分明是測不出了,還故弄玄虛,選來選去的!”
“測出測不出,待會兒自有分曉,小哥兒不要太過心急。”駝背老者和顏悅色,絲毫也不氣惱。
藍衣公子又向布幡上上下下看了一遍,將目光仍舊落在“巾”字上,說道:“巾帽不分家,都聚會在人的最高貴處,就再加一個‘帽’字吧!”
鄭仰田掐指推算一番,忽地身形微震,面色略變,強作歡顏,堆笑道:“這位公子爺所測的字實在是深不可測,小老兒道術未精,實在難以推斷,茶錢就由小老兒會了,三位請自便。叨擾了。”說罷起身就走,卻又禁不住回頭看看藍衣公子,眼中竟有點點淚光。藍衣公子見他才有三言兩語,便要告辭,莫名其妙。那年輕夥計伸手一攔道:“剛才還一副吹破天的模樣,怎麼我家公子爺只拈出兩個字就把你們嚇跑了?看來也是個銀樣蠟槍頭,中看不中用!”
那少年聞言,上前跨了一步,似要理論,駝背老者忙將他攔了道:“徒兒將千字幡扛了,去前頭櫃上會鈔。”不料那灰衣老者將乾瘦的手掌倏到一伸,低喝道:“不要走,既然拈了字,有話慢慢講來,何必敷衍隱瞞!”
駝背老者見他一語道破,知道難以輕易善罷,只得拱手直言:“小老兒實在是道術微末,難以推知其中的玄機。”
“有何玄機,請先生明言!”灰衣老者雙目精光四射。
駝背老者見灰衣老者窮追猛打,不依不饒,苦笑道:“老先生既然相強,小老兒不得不說上兩句。方才樓下恕小老兒眼拙,這位公子爺實在貴不可言,要好自為之,不久便可再上層樓。”
“請先生坐下細談。”灰衣老者笑容可拘,將駝背老者往回禮讓。駝背老者這才知道灰衣老者目光銳利,不是幾句話可以打發的。看情勢倘若不說出緣由,便是有絲毫的保留,怕是也難從容脫身。當下只得硬著頭皮推辭道:“不必了。天機不可洩露,小老兒豈敢逆天而行?若機緣契合,改日再領教。”然後轉身跟在少年身後便要下樓。
“且慢!話不說明,恕在下失禮。”那灰衣老者不顧駝背老者出言拒絕,飛身攔在師徒二人面前。駝背老者嘆聲道:“今日的奇遇看來是天意如此。”說罷回身落座,見藍衣公子雙眼含笑,殷殷地盯著自己,神情極為專注,讚歎道:“小老兒方才見公子爺氣度非凡,只道公子爺出身豪富之家。到公子爺站立身子,指點二字,才知公子爺之貴,實在天下罕匹。”
“不是想多討賞錢吧?咱們可沒帶多少銀子。”年輕夥計見他反覆無常,忍不住發笑。
“不要多嘴!聽他講來。”灰衣老者語氣嚴厲,用目光掃了一眼,年輕夥計即刻縮舌收聲。駝背老者看看二人,本待要回敬說:“小老兒又不是什麼要飯的乞丐,是靠真本事掙前的。”見灰衣老者面罩寒霜,神色冷峻,心裡暗暗一沉,頗為忌憚,想及方才他那蠻橫的做派,不禁又多了幾分惶恐,忙改口道:“公子爺先選‘巾’字,又選‘帽’字,所謂‘巾’字戴‘帽’,再加上‘立’字,非‘帝’字而何?實在是日後大貴之象。”
藍衣公子依然微笑,只是隱隱有些僵硬了。那年輕夥計驚得撟舌難下,饒是灰衣老者老於世故,閱歷頗豐,也難遮掩臉上的詫異之色,怔怔地不知如何作答。駝背老者急拉少年下樓,誰知那少年一直一言未發,此時卻道:“雖有九五之象、龍飛之尊,可惜立起身子才夠得到,似是不可長久。俗語說:久立傷骨。其意正同。”
駝背老者阻止不及,嚇得面如土色。那灰衣老者雙臂一分,灰鶴般地從椅子上彈起,一掌徑向少年頂上拍落。藍衣公子眉頭微皺,將手中摺扇一捻,扇面呼啦散開,輕聲道:“黃口孺子,口無遮攔,不必與他為難!”灰衣老者聞言,將掌勢向外一撤,準頭偏出,在少年肩頭一掃而過。饒是如此,少年也已身子仰翻,將千字幡丟了,雙手抱定右肩,只覺痛入骨髓,臉上登時滲出黃豆般大小的熱汗,伏在地上半天爬不起來。駝背老者面色慘白,彎腰扶起他來,見他疼得渾身顫抖,面如金紙,只將牙關緊咬,咯咯作響,並不叫一聲痛,兩眼怨毒地望著灰衣老者。駝背老者將他牢牢牽住,一齊朝藍衣公子跪倒,叩頭顫聲說:“多謝公子爺金口留情。大內摔碑手果然名不虛傳!若不是公子爺慈悲,這孩子即便不會立死荷香樓,一條臂膊也難免要殘廢了。”然後轉頭對灰衣老者指責道:“這孩子雖有言語之失,但罪不及死。方才仁兄一再相強,小老兒師徒不過依理解說,對與不對,聽與不聽,全在公子爺決斷,何必一言不合於心,就出手動粗鬥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