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徒二人起身要走,卻見遠處突然騰起一團塵霧,如旋風般飄來,定睛看時,就見數匹雕鞍快馬飛馳而來。二人慌忙躲避,不料馬上之人騎術甚精,縱馬圍著二人飛奔,幾圈以後,一齊捋住絲韁,健馬急停,將二人團團圍在中央,大喝道:“哪裡走?”
三月春深,北京郊外,花香風暖,山明水秀。
西直門外,高粱河邊,岸柳垂綠,河舟搖盪,寶馬香車,傘蓋如雲,茶棚食檔,酒旗亭臺,肩摩車碰,人聲熙攘,扒竿、筋斗、煙火等百戲,競技鬥巧,又是一年踏青尋芳的季節。
高粱河橋上,走下三人,前面的那位少年約有十六七歲,身形瘦長,麵皮白淨,身穿藍綢直裰,頭戴四角方巾,足蹬元色雙臉鞋,手裡捏一柄雕花香邊川扇,上系盤龍玉扇墜。身後那兩個隨從,一位是灰衣老者,白髮無須,麵皮多皺,高鼻深目,腳下穿一雙一品齋的千層底灑鞋。另一個是二十出頭的年輕夥計,略顯矮胖,青衣小帽,倒也乾淨利落。三人沿著河邊緩步而行,那年輕夥計喘一口粗氣道:“公子爺好雅興,好體魄!賞了半日的回龍觀海棠,又來到這高粱河上踏青,明日還要到東嶽神廟進香,竟似不覺得勞累?”
藍衣公子聞言,抬頭看了看有些偏西的日頭,對前面的灰衣老者說道:“走了半日,累倒是沒有覺得多少,只是肚子有些餓了。就近找個茶棚喝杯茶,吃些點心吧!”
灰衣老者回身點頭應道:“公子爺說的是。那就找個臨河潔淨點兒的地方,一邊吃喝,一邊也好觀賞風景。”
藍衣公子四下觀望道:“我記得離高粱橋不遠處有一座極樂寺,清淨幽雅,倒是歇息的好去處。我小時候來過一次,依稀記得。”
“不錯!公子爺真好記性,極樂寺離此約有三里的路程。”灰衣老者稱讚道:“不過寺院已在六七年前毀於一場天火,只剩下了幾堵殘牆斷壁和門外的古柳、殿前的古松,也值不得觀賞了。倒是寺院左首的國花堂還在,成片的大朵牡丹,此時想必已長了花苞,將要吐豔了。”
藍衣公子輕喟一聲道:“如果寺院尚在,到禪堂上討杯茶吃,倒也有些趣味。可惜殘垣頹壁與此大好春光甚覺不諧,還是就近找個地方吧!”三人四下一望,兩岸稀落的館舍之中聳立著一座三層的高樓,巍峨壯麗,年輕夥計笑道:“可巧!前面就是荷香閣了。”
荷香閣是高粱河上遠近聞名的茶樓,乃是南方一個落第寓京的富家弟所建,東西兩岸各築二層,二層之上橫跨水面,如彩虹臥波,上建廊橋,搭起幾個精巧的竹閣、小亭,夏日荷花滿河,笛歌處處,小舟穿梭,槳聲輕柔,入夜燈影朦朧,蟲蛙交鳴,登樓,臨水,賞荷,聞香,品茶,盡享山水田園之樂。三人來到樓前,正要入內,卻聽有人吆喝道:“卜問吉凶,萬無一失。”一個黑衣駝背的老者領著一個清瘦的少年迎面走來,老者手中搖著一個紅布幡,少年肩上扛著一個黑布大幡。藍衣公子停下腳步,看著這一老一少,年輕夥計忙道:“不過是江湖術士騙人的把戲,公子爺不必理會!”
不料那駝背老者應聲道:“這位小哥兒講話好沒道理!小老兒行走江湖,靠的是真才實學,又豈是胡亂騙人混飯吃的?”
藍衣公子將手中摺扇一收道:“老丈,劣僕鹵莽,言語衝撞,實在失禮。不過混跡江湖之中的人,多數卻是浪得虛名,幾個是有真才實學的?往往是大言欺人罷了。”
駝背老者抖一抖手中的布幡,嘆道:“上天之數,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公子爺不信也罷!”
灰衣老者附耳對藍衣公子說:“江湖之上,能人異士極多,何必招惹他們!還是去喝茶吧!”
藍衣公子點頭,便要轉身,駝背老者卻道:“小老兒自出師以來,還不曾被人無故搶白過,既然公子爺疑我道術,不妨一試,若不準時,就是毀我布幡、批我的老臉卻也心甘情願!”說罷,右手一擺,身後那清瘦少年將肩上的大幡雙手取下,迎風一展,厚厚的黑布不住飄動,呼啦啦作響。少年奮力將木杆插在地上,用手扯住幡布,藍衣公子定睛一看,見上面密密麻麻地繡滿了白字,“天地玄黃,宇宙洪荒……”知道繡的是千字文,正在兀自不解,灰衣老者低聲說:“這叫千字幡,看來這老頭是專門測字的。”
藍衣公子聽了,不由興趣陡增,笑道:“既然老丈如此說來,就請同到樓上一敘。”灰衣老者再要阻攔已然不及,緊緊護在藍衣公子左右,五人一起進了茶樓。堂倌見了,忙笑迎上來,依吩咐在三樓尋個單間雅座,隨即沏上香茶,擺好點心,兩眼略一張望,躬身緩步退下。藍衣公子問道:“老丈,若是方便,敢問高姓大名?”
駝背老者道:“小老兒賤名不足掛齒!既是公子爺動問,本不該隱瞞。只是剛才三位懷疑小老兒的道術,以為只不過是江湖的騙人把戲,故此先不將賤名相告。若是公子爺說小老兒測的還準,叫聲好兒,那時再講不遲。”
“那敢問老丈師門是……”藍衣公子見他自負得緊,並不著惱,語調依然舒緩。
“小老兒的祖師爺是永樂朝的袁珙、袁明徹父子,只是柳莊神相深不可測,小老兒天資愚鈍,只學得測字一門。”駝背老者拱手開言,神情肅穆,說到後面,聲音忽地變得異常蒼老絕望,似是學藝未精,羞辱了師門一般。
灰衣老者面色微變,肅聲說道:“袁氏父子據說是大唐神相袁天罡的後人,實在是百年難求的奇才,頗受永樂爺賞識眷顧,以致當年柳莊神相風行朝堂,名震江湖。先生既然出自柳莊門下,才學可知。方才咱這位小老弟言語唐突,還望包涵一些,真是失敬了。”
“豈敢!豈敢!”那駝揹人見灰衣老者知曉一二,不免生出幾分他鄉遇故舊之感,面色和緩了許多,悠然說道:“當年祖師爺巧遇我大明成祖皇帝,為永樂爺測了一字,龍心甚悅,我派大昌!”他臉上現出不勝神往之色,沉浸到無邊的遐想之中。
“哪一個字?”藍衣公子急問。
“是一個‘帛’字。”灰衣老者右手在左掌心輕劃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