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至今滯留凡世,正是為了蘊養「紅塵永珍塔」,並完善紅塵幻境。
在玄階,即煉氣化神境,分為築基、玄種、元神三關。
元神期修士,修行目標是為孕育元神法相,展開道法領域,進而在天地之間留下自我印記。
東凌天自知自己乃是散修,功法傳承不如仙門弟子精妙。想要不輸於人,唯有劍走偏鋒,以靈犀界入手,積累足夠底蘊,再於晉入玄階之後,儘早修至元神期。
屆時,紅塵幻境衍化為紅塵法域,東凌天也就能在玄階上品層次自然而然地站穩腳跟。
畢竟,即便是仙門弟子,元神期時也未必能成功孕育元神法相,難以展開道法領域。
所以,東凌天完全是將自身玄階道途,壓在了紅塵幻境之上。而紅塵幻境的完善程度,實際上就是東凌天底蘊積累程度。
如果沒有南奕存在,或許等到某個時候,東凌天自覺底蘊積累已至瓶頸,便會順勢破境築基。
因為開闢教派,衍化靈犀界,正常乃是地階修士之修持。
東凌天不可能找到地階修士為其印證修行。
但南奕的出現,讓東凌天有了印證修行,進而更上一層樓的可能性。
在東凌天剛開始說起“開闢教派”時,南奕抿唇,其實很想解釋說,自己只是開闢真氣武道,但沒有順勢建立教派。
不知是否是前世看得多了,南奕心裡一直有種莫名的感覺:一旦他建立教派,就一定會成為魔教之主。
所以,哪怕天時地利人和全都具備,南奕也一直無心建立教派,只欲走官方途徑,正式推廣傳播,為真氣武道定下合法基調。
不過知道其他人不在乎他這些表面說辭,皆以教派形式看待南奕麾下武者,南奕也就默然應了。
而後,聽完東凌天解釋,南奕終於恍然,東凌天找他,原來是有求於他。
南奕本就端正坐著的身子,隱約間更加挺直了背。
想了想,南奕開口道:“若道友不嫌棄在下修為尚淺,能為道友印證修行,是奕之幸也。”
“只是道友應也知曉,奕近日,需為真氣武道立項之事奔波,設法說服九部官員,心力實在有限。”
知道南奕是在提條件,東凌天聞言,當即便道:“道友若能助我修行,脈樓之力,皆可為道友所用,聽道友調動。”
作為在離京城中站穩腳跟的一方勢力,即便是散修勢力,脈樓也不容小覷。
除去蛻凡圓滿的樓主東凌天外,還有一位蛻凡大成的副樓主,一位蛻凡入門的脈樓管事,三位養氣圓滿的脈樓執事,數十位養氣未圓滿的小生或侍女。
某種意義上,整座脈樓,其實就是一方宗門。只不過只有黃階修士,而無玄階乃至地階修士罷了。
這是因為,東凌天昔年,於一方靈境中得了紅樓盟傳承。
紅樓盟,曾是西境佔據一方靈池的旁門之一。
只不過,其盟主不知轉劫化劫之術,在約莫一千八百年前嘗試破境分神時,出了岔子,不僅沒能晉入地階,還拖著整個紅樓盟陪葬。
時光荏苒,有後世散修東臨天,誤入相應靈境,僥倖得了紅樓傳承,遂散功重修,改名東凌天,以「紅塵永珍塔」建立脈樓,重續紅樓傳承。
此世散修普遍缺乏核心功法傳承,而紅樓傳承雖是旁門之法,到底也是源自曾經佔據過一方靈池的宗門。
東凌天憑此,拉攏資質不差的散修轉修紅樓功法,漸漸有了脈樓如今之勢。
南奕麾下源武者,不考慮六脈陶知命,在原本蛻凡圓滿的郭來自爆蛻凡道基,即原血之靈後,大離境內已然並無蛻凡戰力,皆在養氣層次,跟不上南奕修為精進之步伐。
而且,為了修成真炁,郭來與燕青雲,都需暫緩蛻凡時間,潛心苦修,設法將真氣融入蛻凡道基之中;宋忠與裴清雪,則因血脈異力,不是太適合離開漢郡。
若能得脈樓助力,可以極大緩解南奕眼下幾乎無人可用的局面。
更關鍵的是,脈樓收集的諸多情報,正可為南奕所用,便於南奕針對性分化文武百官。
“道友如此盛情相邀,奕自無不應之理。”南奕說著,頓了頓,“只是奕還約了蘇光道友,定在半日後相談,卻是有些怕誤了時辰。”
“道友放心。”東凌天含笑道,“我這紅塵幻境,雖不至於一夢千年,卻也費不了多少功夫,不會耽誤道友太多時間。”
“好。不知道友之畫,如何入之?”
南奕抬頭,看向牆上懸掛的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