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他亦好奇,南奕口中的新鮮玩意,具體又是個啥。
南奕簡單做了介紹。
…………
書館後院,周青高談闊論。
“今日茶會,小生斗膽,當著諸位大家的面,暢所欲言,從直描畫技說開去。”
“皆雲直描畫技所作之畫,合乎印刷之術,可以圖配文,革新文壇,引領風潮。”
“那不知諸位,可曾想過這文壇革新,具體該如何革新?”
周青心中想著南奕描繪的前景,陳述之時既顯慷慨亦顯從容,有種勝券在握的味道。
“像《明報》現今這種插圖配文,只能說是最基礎的運用方式,仍舊是以文稿為主,只以插圖勾勒部分場景。”
“但其實,圖文結合,寓教於樂,完全可以讓普通百姓,同樣能看得起勁。”
“甚至於,即便是目不識丁者,也可以只透過圖畫來看故事。”
“如果我們轉變想法,從文稿為主,變為圖畫為主,做連環之畫,會怎樣?”
“會讓許多早先不曾買書買報的普通百姓,被連環畫形式的全新故事給吸引住。”
“此即商機也。”
周青聲音清朗,鏗鏘有力。
而在座諸人,皆是目露異彩,被周青所言帶動思緒,下意識地順著去推演想象普羅百姓皆為連環畫所迷的景象。
他們不得不承認,周青說的很有可能成真。
在娛樂手段匱乏的大離,連話本小說都能欣欣向榮,這閱讀門檻更低的連環畫,自然會更加錢途光明。
當下,明眼人都是早已看出直描畫技會引領風潮。
但讀書人的眼裡,只有讀書人本身,以及官吏,很少關注群黎百姓。
他們只看到文壇風潮會因直描畫技而變,有名可爭,便願意投入部分精力在直描畫技上,想著趁早搶位佔名。
可南奕覺得不夠。
世間之事,無非名利二字。
為了爭名,大多文士名流都願意投入幾分精力,順水行舟。
但南奕覺得,如果讓書生墨客們知曉,投入精力在直描畫技上,不僅有名可爭,還有利可圖,會更加激發這些人的積極性。
南奕有心揚名,便尋思著:既然他已經搭起了臺子,那要做就做最好,直接下猛料,搞出如火如荼之勢,風靡一時,出盡風頭。
所以,南奕借周青之口,直接為南山縣的文人墨客指路,指出一條大有錢途的康莊大道。
“想要賺錢嗎?想要就去捲去肝吧!一切財富的密碼,都已盡在直描畫技之中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