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想入朝當官,都把諸葛雲當成榜樣。
可是,朝堂上職位有限。
諸葛雲是運氣好。
正巧碰到皇上大刀闊斧,把朝堂上的權臣都殺光了,急需有才之士,就匡扶社稷。
諸葛雲才會平步青雲,當上大夏首輔。
以後,皇上掌控社稷神器,大權在握,不需要再殺權臣,清理朝堂。
每一年科舉,參加的人數變多,但是職位會變少。
簡而言之。
卷!
大家都往死裡卷!
年年名落孫山,沒人受得了。
但是,金榜題名的人,也只有那寥寥數人。
大部分落榜的人,只能是回到家鄉,去學塾當一個教書先生,鬱郁不得志,了此殘生。
還有一些心眼小,想不開的,直接就懸樑自盡,白白葬送一條性命,浪費了辛苦得來的學識。
夫子繼續開口:“太學院卻不同!招募的人數極多!老夫有確切訊息,光是第一批太學生,人數過萬!”
人數過萬!
聽到這個數目,儒生們都驚呆了。
要知道,每一年科舉考試,最多就幾十個名額。
如果大夏的政局穩定,朝廷的官職飽和,甚至會兩年,三年,甚至四年才舉行一次科舉。
科舉考試一直都這樣,僧多粥少。
太學院卻直接招募一萬太學生?
這個數目,也太驚人了!
豈不是說,他們人人都有很大機會,考入太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