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1章
除此之外,還有算學,詩篇...
甚至還有各大商鋪的打折促銷廣告。
總之,大夏日報包羅永珍,應有盡有。
京師百姓第一時間的反應是,皇上一定會把儒聖遺篇的註釋,刊印在大夏日報上。
結果,他們探聽到結果後,都大失所望。
這一次,儒聖遺篇的註解,不會發布在大夏日報上。
而是由司禮監印刷,朝廷統一分發到各個州府,然後再分到學塾,作為教材,免費分發給讀書人,讓他們自學。
除此之外,還一個讓所有人都振奮的大訊息。
皇上下詔,重建太學。
三個月後,太學就會開始招生,考試的內容就是格物學。
其中,最為振奮的當屬四大書院的讀書人。
他們欣喜若狂,奔走相告:“皇上下旨,開太學了!”
有一些儒生悟性不夠,一臉迷茫:“皇上開太學,跟我們四大書院的讀書人又有什麼關係?”
“我們與其去重學格物,考進太學院,還不如去參加科舉,入朝當官。”
夫子走出來,捋著山羊鬍,怒斥道:“愚不可及!科舉考試,才招幾個人?”
“那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考中舉人的,自然有機會入朝當官,光宗耀祖。”
“可是,考不上的呢?”
“難道在書院一輩子?每一年都參加科舉,直到天荒地老?”
“就算你們承受得住,你們的家人,能負擔得起嗎?”
四大書院的學費並不便宜。
寒門子弟不用說,肯定負擔不起。
就算是富家子弟,只要不是豪門世家那種大富大貴的家庭,也只能咬牙堅持。
聽到夫子的話,不少家境不太好的儒生,都是低頭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