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西下,宮宴的時間也終於到了,每個人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今日太和殿中的是天朝最重要的人,而是最有權勢的人們。少了一個喜歡歌舞的八王爺,那空著的位置還是讓人有所浮想,八王府的一切不過才過去幾日,卻似隔了年一般,可那蒼白的女子卻那麼清晰。
雲裳調整心緒看著臺上的繁榮和順。
“凝安公主已來京城多日,不知這婚事?”皇后笑著問道,凝安公主的心思皇后也看在眼中,若是娶了凝安公主對榮兒來說好壞摻半,但從夏雲裳和上官瑾琪的表現來看,恐怕……榮兒並無機會,這樣看來凝安公主到不失為個好選擇。到時候再娶一平妻,與凝安公主共享正妃之位便是了。
凝安公主看了看眾人羞澀一笑,起身說道:“多謝天朝皇后關心,其實在來京城之前,母后便已有了定奪,只是,本宮一直未見其人,心中頗有些忐忑。”
“噢?凝安皇妹所說的不見其人是?”上官瑾翔聞言一計上心,凝安一開始的心思母妃已經告知,看樣子恐怕是斷了對夏雲軒的念頭,上官瑾榮的確是自己巨大的敵人,如果設計成功,廢后重立,那麼凝安與上官瑾榮的婚事自然作罷,而如果不成功,一個正妃可是頗有用處。
“皇兄見笑,本宮此處有母后請筆書信,還請天朝皇后親啟。”凝安笑著說道。
此封書信自然是出自遼國皇后之筆,只是,這種信皇后準備的三封,可謂是做了完全的準備。凝安的選擇有多少是出自感情,恐怕她自己也不清楚。她只知曉母后曾告知自己,若在遼國,皇宮貴族便由她選擇,若在天朝,後位才是關鍵所在。皇子是否己出並不重要,扶持一兩個妃子,殺母取子也未為不可。
凝安從懷中取出銀白信封交於身後的宮女再轉呈與皇后,皇后微笑著開啟信件,果不其然見著了她想見的內容,心中一喜。面上露出一絲為難,低聲道:“這……還請母后定奪。”
太后見著皇后的模樣心中也猜到了大半,怕也是滿意的吧,裳兒態度不明,更與瑾琪那孩子越發親密,而凝安公主代表遼國的支援,出身東宮,也配的了瑾榮,更能為瑾榮奪嫡增加砝碼。皇后斷然不會拒絕,可若是瑾琪……他能登上皇位嗎?
太后用餘光掃了下不遠處的兩人,感情之事無法勉強,御兒對瑾榮、瑾琪均報以厚望,眼下遼國皇后書信在此,便應下吧,只是可憐了瑾榮那孩子。
“皇后乃是後宮之主,母儀天下,理應皇后決斷。”太后笑著說道,轉而將皇后想推來的責任拋開。若是此時皇后再想讓太后決斷,怕是會讓人覺得皇后無能。
甄皇后自然不會做此蠢事,笑著說道:“兩國聯姻乃是喜事,本宮覺得遼國皇后建議極好。”
“哦?是何建議?”上官御慈眉順目的問道。
“迴天朝皇上,母后頗為看重天朝二皇子殿下上官瑾榮。”凝安公主笑著回道。
在聽聞瑾榮名字之時,眾人臉色各異,看向皇后的眼神也充滿了試探,皇后的意思是同意了?那這樣二殿下擁有正宮出生,其母族為信國公府,現又成遼國駙馬,實力不容小覷,想來未來儲君非君莫屬。
“皇后覺得好便好。”上官御並不多言,點頭算是應下:“傳朕口諭,凝安公主秉性端淑,靜正垂儀,皇二子已及冠,佳偶天成,本朝欲與遼國再結秦晉之好,二皇子上官瑾榮出使歸來之後與凝安公主完婚。”
“恭喜皇上”朝臣紛紛道賀道。
皇后看著面色沉靜的雲裳心中一橫,夏雲裳一日不完婚,瑾榮便一日不會死心,到時候反而不利於藉助遼國之力,而若想將雲裳也娶回,其心昭然,並遭其害,雖然雲裳是她看中的未來兒媳,可現在不是感情用事的時候,是時候促成夏雲裳與上官瑾琪的婚事。
“皇上,均說好事成雙,雲裳公主也已年滿十五,這過了年便已經是十六了。也該賜婚了。”皇后笑著說道。
皇上看了看長公主,只見長公主微微點頭,笑著說道:“皇后所言極是,朕記得瑾琪曾向長公主求娶雲裳,不知長公主是否認同了?”
長公主面含笑意柔聲答道:“臣妹聽從皇兄安排。”
“好,雲裳公主、三皇子聽旨。”
“兒臣、臣接旨。”
“雲裳公主嫻熟大方、溫良敦厚、品貌出眾,與皇三子堪稱天設地造,為成佳人之美,賜婚。一切禮儀,交由禮部與欽天監監正共同操辦,擇良辰完婚。”
“臣遵旨謝恩。”雲裳眼中的笑意一點點蔓延,不經意的一撇只見瑾琪正溫柔的看向自己,那雙鳳目之中只有自己的身影,似溫泉一般暖著雲裳的心扉。
“恭喜皇上,恭喜三殿下、雲裳公主。”
皇后滿意的看著自己一手促成的局面,卻不知這一切將成為她的悔恨。
白貴妃保持著得體的笑容,並沒有去摻和這一場無關於己的盛宴。注視著端莊笑著的凝安,不知到底該作何感想。
國宴在歡喜的氣氛中散去,這一日,皇城中最受矚目的兩位皇子均定下了婚事,各位大臣也開始盤算著下一步該如何去走。
皇上此舉,是否在掂量新君人選。
“趙大人”
“王大人”
“您看今日這宮宴之事……”
“二殿下出生東宮,又頗有仁德,現在賜婚遼國公主乃是大勢之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