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間屋內光芒四射,亮如白晝,百步內的所有暗影衛無不看向祠堂方向,那一閃而逝的光芒在每個人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記,隨後主事人立馬反應過來傳遞訊號,監視範圍擴充套件到一百五十步,見四周沒有絲毫異動,才稍稍緩了口氣,吩咐所有人不可放過一點可疑之處。
祠堂議事廳,一閃而逝的光芒彷彿光陰長河一般,每個人都在極短的時間內看到了無數個破碎的鏡頭,最後定格的一副畫面就是此時此刻的姜家祠堂議事廳,所有人的動作表情毫無差別,只有姜哥變成了真正的瀟灑少年,俊俏的臉上滿是堅毅,左手持一把浮雕九龍的銀色長槍,背後揹著如木盒內一模一樣的元戎劍,劍鞘上刻著的廉、果、智、信、仁、勇、嚴、明八字清晰可見。
姜善一率先清明過來,激動的手顫抖的厲害,迅速拿起木盒內的三尺長劍,左手握住劍鞘,右手握住劍柄輕輕拔出。
隨著劍身與劍鞘摩擦發出的嘶...嘶...聲,元戎劍脫鞘而出,劍身三尺有餘寬三指,通體亮銀,劍刃寒光陣陣多看一眼如墜冰窖叫人不寒而慄,劍身中間部位有銀絲細紋分佈,猶如極簡的江山山水圖,似有大嶽巍峨,也像有大瀆奔流。線條簡潔卻氣象恢弘,像是那一國山水皆藏於劍中,江山社稷,一劍足以。
握在手中頃刻間就感覺全是冰冷的姜善一立馬還劍入鞘,輕輕的放入盒中。隨即轉頭看向長案上那個長出元戎劍盒快一半的深紅木盒,雙手輕輕的轉動木盒看是否如元戎木盒上一樣刻有古字。
在姜善一翻到第三面的時候木盒表面赫然出現如元戎一般的兩個古樸大篆“綠沉”。
姜善一心中咯噔一下,回首看向供奉臺上右手邊掛著的那副畫像,見畫像中姜維身披亮銀鎧甲,手持長槍腰挎寶劍,傲然而立,說不盡的英姿颯爽。那手中的長槍便名為“綠沉”。疆場上姜維一杆綠沉所向睥睨,同五虎上將趙雲的龍膽亮銀槍不相上下。只是寶庫中珍藏的有一杆綠沉槍,代代相傳並未流失過,姜善一滿眼疑問的看向同樣不知所措的姜真。
“阿福快去寶庫將綠沉取來。”姜真滿臉焦急的吩咐道。
廳內各人心思一般,難不成盒子內的綠沉才是真的,寶庫傳承下來的那杆只是贗品?
姜歌驚歎元戎劍的古樸神秘,更好奇另外盒子裡是不是裝有名為綠沉的長槍,可看著木盒的長度猜不到五尺,那杆綠沉自己是見過的,少說也有七尺有餘。好奇的姜歌圍著桌子轉了一圈來到長案的另一面,剛好可以伸手夠到木盒的表面,同樣在摸到綠沉兩個字的時候有一個細小的凸起,姜歌輕車熟路輕輕按下凸起,在聽見木盒發出咯吱兩聲後狹長的木盒自行開啟。
眾人看向盒內,只見兩段長短相同估計三尺有餘通體呈幽綠的槍桿,看上去並不是寶庫那杆槍一樣用的精鋼,槍身泛著幽幽的綠光,表面光滑如鏡,仔細看去似乎槍桿內部隱約有金絲匯成的九條造型各異的飛龍,旋轉槍身看的尤為清晰,整個槍身如幽綠琥珀一般對著燈火看去影影約約能看見飄蕩的火苗,似九淵深潭一般,九條金龍層次不齊縱橫交錯。眾人這才肯定寶庫那杆定是贗品無疑,只有這奇特的構造才稱得上綠沉二字。
兩段槍桿中間平放著一把長約尺餘的幽綠菱形槍頭,槍頭下有三寸亮銀金屬緊密相接。菱形槍頭如槍身的材質一般,深潭墨綠像極了一整塊巨大寶石切割而成,成菱形的槍頭中間厚四邊薄,從最邊上的幾乎透明的翠綠逐漸看向變為墨綠的中心,漆黑一片,對著燈火看去槍心有一顆珍珠大小的翠綠圓珠,似乎是那茫茫黑暗的夜裡閃爍著一顆翠綠的星光一般,生氣盎然。
姜善一細細檢視了槍頭及兩段槍桿,左手拿著槍頭,右手拿著一段槍身,將那段槍身上端突出的部位插進槍頭下方的精鋼下部的孔洞,只聽見“叮”的一聲槍頭及中間段槍身融為一體,緊接著姜善一把槍位那段的孔洞對著中段槍身突出的那部分吞了進去,又是“叮”的一聲槍身穩固,精妙的結構連結著三個部位,絲毫沒有鬆動,固若金湯。
第三節槍身下方也就是槍身最後的那部分依舊有亮銀色的金屬打造的錐子型槍尾,尾部錐子尖頭寒光一閃,要是被這槍尾戳進身體絕對會是一個血窟窿。
姜善一將沉綠筆直豎立在地,錐子槍尾瞬間沒入地板內,隨後姜善一輕輕舉起整杆綠沉,不太重,並沒有那杆精鐵打造的綠沉讓人揮舞的吃力,似乎這杆綠沉僅有三十斤左右,那些健壯的習武之人可能會覺得有些輕,不太趁手。但是尋常人卻可以正常的揮舞起來,輕便靈巧不笨重,戰爭之上可以節約不少體力,難怪前輩姜維在戰場上所向睥睨。
姜入蜀、姜起吳、姜北魏以及姜真眼睛都快瞪出來了,看著如寶石一般的綠沉,越看越像琉璃一敲即碎。會不會有種可能,綠沉本就有兩杆,一杆珍藏,一杆上陣?
姜哥走到姜善一身邊,伸手撫摸著綠沉槍身,光滑的表面手感奇特,就像父親抱著自己的感覺一樣親切濃厚,姜哥愛不釋手的上下摩挲著槍身,沒有人注意到,姜哥的小手觸控到槍身的時候,槍內的九條金龍似乎活過來一般,眼中不在灰暗,而是光彩奪目神采奕奕。槍頭內的綠珠也微微變亮。
不多時福生取來了藏於寶庫的那杆綠沉,雖然看上去威武不凡且用料和鍛造都堪稱精品,絕對是一杆利器,但絕對稱不是神兵,在新綠沉的旁邊一放,頓時就給比下去了,像醃菜一樣,皺皺巴巴毫無生氣。
眾人繼續仔細的檢視了名為“綠沉”的祖傳神器,又再次勘驗了名為“元戎”的上古神劍只是除了姜歌可以撫摸不覺寒冷外,其他人剛剛握在手中不到盞茶功夫便會有徹骨寒意襲來。
姜真吩咐姜善一兩件神兵收入木盒以待好生保管,誰知道那杆已經拼接成型的綠沉無論如何也無法拆分。
不得已姜善一最後還是親自扛著綠沉抱著一個放著元戎劍的木盒以及之前裝綠沉的木盒有些蹣跚的走出祠堂,至於去往何處除了姜善一之外沒人會知道。
這一夜突然降臨的兩件神器太過突兀,姜哥的境遇更是離奇,讓眾人感覺不可思議外更是滿心雜亂。
那一剎那的時間長河最後定格的畫面除了姜哥看到之外,其他幾人均看的仔細,有一個模糊畫面大家都沒有說出來,滿地的烽煙與幾百萬顛沛流離的百姓。
如今尚且年幼的那個孩子,未來會不會如畫面中顯現的那般,手持綠沉,揹著元戎劍踏入分崩離析烽煙四起的中原大地?
結果會如何?
沒人知道。
只是這些老人都知道。
世事無常,巨大的轉折即將到來。
也許五年,也許十年。
姜家必須傳承下去。
而那個堅毅的小童會不會如傳說中那樣,在亂世金戈鐵馬中有所作為?
也許這些白髮蒼蒼的老人等不到那一天就會離開。
可他們依然覺得。
可以爭上一爭。
眼神清澈的小童,
想必也希望有朝一日能夠縱馬山河,
踏歌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