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只有將這部分分散開,才最保險。
一味的知將未來和太子和東宮繫結,風險是很高的。
對此,李顯坤自然是心知肚明。
但是他並沒有說什麼。
在他看來這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想法,都會有自己的利益訴求。
朝臣們也一樣。
他們看起來只是臣子,但實際上也是統治者的一部分。
士大夫和皇帝共治天下,這句話絕不是僅僅說說而已。
很多時候士大夫甚至可以脅迫皇權,當君王本身不夠強勢的情況下。
當然,在本朝是不存在這種情況的。
李顯坤必須得承認,父皇的帝王心術玩弄的登峰造極。
沒有幾個人能夠像父皇一樣輕鬆的掌控朝臣。
拉一派打一派,始終讓朝堂處於一種混亂的狀態。
每個黨派之間互相攻訐,就不會威脅到皇權。
這便是父皇的思路。
不得不說這個思路確實很好,太子也在學習中。
帝王心術說起來容易,無非就是制衡二字。但是要真正實現卻是一件無比困難的事。
什麼時候用怎麼用,都很有說道。
如果制衡的時機用的不到位,後果還是很嚴重的。
李顯坤很清楚這一點,但是他目前還是一個初學者,在很多方面用的都不是很到位。
如果他這次宮變成功順利上位的話,李顯坤給自己制定了一系列的計劃。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從依靠群臣,逐步變成擺脫群臣的控制。
從被群臣控制,到控制群臣。
如果一切快的話,大概三年就能夠完成。
如果慢的話,五年也要看到成效了。
如果再慢下去的話,李顯坤就有些接受不了了。
畢竟他現在雖然年輕,但是再過上五年也有三十歲了。
人們常說三十而立。
對於君王來說這一點尤其重要。
一個三十歲的君王如果還不能很好的掌控朝堂的話,那絕對不能算得上是一個偉大的君王。
李顯坤是有著遠大抱負的,他希望自己能夠成為千古一帝,留名青史!
要做到這點,最重要的就是必須擁有一個絕對屬於他的班底。
這個班底必須要足夠的強勢,不能有絲毫的不忠誠。
李顯坤會定期對這個班底進行變動。把那些不忠誠不聽話的臣子清理出去,再換一些聽話的心腹。
朝廷就是這樣,明面上看起來是一番樣子,但是實際就是另一番樣子。
明面上的局面和暗地裡的局面都是瞬息萬變的。
要想準確的把握,就需要一雙銳利的雙眼以及敏銳的感知力。
李顯坤作為皇儲,整日跟在父皇顯隆帝的身後耳濡目染之下早就鍛煉出來了強大的感知力。
現如今他覺得自己是擁有這個控制朝局的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