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秋華道:“力道已夠,韌性不足,先收後發,方得持久。”顧清弦應道:“是。”轉身看時,卻已不見葉老人去向。顧清弦忙伏在小臺邊緣,只見葉秋華不執繩索,任由身體下落,待遇到山石突兀處,雙手一拍一按,下墜之勢立減,不一會,即輕輕鬆鬆落在下一個小臺上。
顧清弦看得目瞪口呆,心中暗道:“多練得幾次,下回來時我也這般下去。”在臺上休息一會兒,又繼續向下。這般反覆數次,待到第三十根繩索爬完,葉老人在一旁道:“從這裡開始,每處只能容一人安身了,我先到山下等你。”
“我……”顧清弦尚未說話,葉老人已下山而去。顧清弦一屁股坐在地上,唉聲道:“走不動了——”歇了一刻鐘,想起葉老人還在下面等自己,終歸不敢怠慢,只得緣著繩子再往下。
四十九根繩索一過,顧清弦已基本領悟葉老人所言“先收後發”之訣竅。葉秋華早在下面等候多時,見到顧清弦下來,道:“我還以為你要在上面過夜哩。”
顧清弦赤紅著臉爭論道:“我本就是第一次來,何必要求如此苛刻。”他這句話一說出,心中馬上後悔起來。誰知葉老人不以為杵,反而笑道:“我不要求嚴格,你又怎能學會這放力收力的法門?”
顧清弦猛然醒悟,原來爺爺是在教授自己使力的方法,當下再也不敢多抱怨半句。
葉秋華道:“拿上吧。”顧清弦一愣,這才發現身旁放了一個籮筐,框中裝著兩袋大米。顧清弦伸手一試,卻只勉強抬起半寸。葉秋華道:“這兩袋共有百斤之數,你現在只拿一袋便是。”
顧清弦將拿出一袋後的籮筐伏在背上,望著葉秋華。葉秋華指著下山的繩索,似笑非笑道:“此處還有其他的路嗎?”顧清弦眼前一暈,他可不願意再爬這繩索上去,先前是下山,如今是要上去,背上又負了東西,自己非給累死不可。葉秋華見他站在原地不動,於是道:“當年我學驚鴻步時,可是負了兩百斤重物。”
顧清弦追問:“什麼步?”葉秋華笑道:“今日傳你輕功,名曰:驚鴻。”
顧清弦登時喜笑顏開,若不是揹著籮筐,幾乎要蹦了起來,忙拉著繩索,便要上去。葉秋華道:“你揹著東西,再落下來我可接不住。”顧清弦靈機一動,將那繩子末端取來拴在自己身上,這樣便不怕落下,這個法子只好上山用,下山就行不通了。
葉秋華見他聰慧,不禁點頭微笑,當下將借力、提氣的法門一一傳授,顧清弦細心領悟,待到氣力一回復,便實地演練起來。葉秋華命他右手握繩,在山石間縱躍而上,顧清弦頭幾次盡皆失敗,若非繩索束縛,已跌了下去。
顧清弦明白,這是葉老人第一次教自己武功,又親自在一旁看著,自己絕不可半途而廢。憑著這般想法,堅持到第五次,方成功上到第一級臺階。
葉秋華讚許道:“孺子可教也!我來給你演示一遍罷。”當下左足著地一蹬,躍起三尺,雙腳如履平地般,只用幾步,便上了高臺。顧清弦不甘示弱,也學著樣子向上躍去。待到顧清弦上到第二層,葉老人已經離去,顧清弦知道這般曠世奇緣實是難遇,負著五十斤大米,絲毫不肯鬆懈。
待到日懸中天,顧清弦方才上到山來,葉老人仍不見蹤跡,顧清弦只好自己覓路回去。剛到石屋附近,就聞得飯菜香味,顧清弦累得一早上,連一口水都沒喝著,忙奔進屋去,見到葉老人和葉楓正等著自己。顧清弦話都來不及說,拿起筷子捧著碗狼吞虎嚥起來。
葉老人笑道:“不急,葉楓又不和你搶。”葉楓揮舞著雙手,一邊點點頭,一人一猿盯著顧清弦吃飯。
顧清弦連吃三大碗白米飯,摸摸鼓起的肚皮,這才發現兩人盯著自己,不好意思地道:“你們如何不吃?”葉老人道:“我們已吃過,只等你了。吃飽了便去歇息吧,等會還有事呢。”
顧清弦問道:“待會又去哪?”葉秋華淡淡地道:“山下另一袋米,總不能任由放在那兒吧。”顧清弦這才記起山下還放著一袋大米,臉色頓時變得難看起來。
葉秋華道:“放心,這次葉楓和你一同去,”見顧清弦臉色變好,葉秋華續道:“不過,他是去監督你的。”
# # # # # #
注:文天祥因諷賈似道而被貶,史書歷來有載。“賈似道稱病,乞致仕……援錢若水例致仕,時年三十七。”——《宋史》
而夏侯劍為虛構人物,其原型亦取之於《宋史》:“中山狂人自稱宋主 ,有兵千人,欲取文丞相……時盜新殺左丞相阿合馬,命撤城葦,遷瀛國公及宋宗室開平,疑丞相者天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