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若有一類眾生,應以夜叉身去化度他,才能得到度脫的話,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即現夜叉身而為說法。如所熟知的面然大士,就是觀音菩薩的現身。
“乾闥婆”,又作尋香、嗅香、食香、香神。是忉利天主帝釋座前的奏樂神。帝釋天既然愛著五欲,當然也就喜歡聽音樂!
每當帝釋要聽音樂時,不須派天人去找奏樂神,只須在自己面前焚一枝香,乾闥婆即聞香而來帝釋座前奏樂,一直奏到帝釋不願再聽樂時而止。
此奏樂神經常住在須彌山南面的金剛窟中,能夠飛行虛空。世間若有一類眾生,應以乾闥婆身去化度他,然後才能得到度脫的話,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即現乾闥婆身而為說法。
楞嚴經說:“若乾闥婆,樂脫其倫,我於彼前,現乾闥婆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亦即此意。
“阿修羅”,有三種解釋。一、非天,意謂修羅有天人之福,無天人之德。二、無端正,據經中所述,阿修羅女是很美麗而端嚴的,但阿修羅男卻極為醜陋,沒有半點端正之相。
三、無酒,傳說阿修羅在過去,是很喜歡喝酒的,可是有個時候,找不到酒,無酒可飲,就索性戒了酒,所以說為無酒。
阿修羅最大的特質,就是疑心甚重,不論什麼事情,都不輕信別人。由於猜疑心重,好鬥力也就強,而好勝爭強心,亦超過別人多多。修羅最喜歡與帝釋作戰,但也有它的原因,現在不妨舉一事實說明如下:
相傳阿修羅王有一女名叫舍脂,其貌長得的確很美,亦可說世間很少有像那樣美女的。後為天帝釋所知,帝釋是屬地居天,沒有斷男女的愛慾,所以就娶阿修羅女為妻,而與阿修羅王有了婿丈的關係,彼此間的感情自亦是很好的。
帝釋與舍脂婚後不久,帝釋為了表示對岳丈的尊敬,特請阿修羅王到天宮中去遊玩並小住,當然是以厚禮相待的。當阿修羅盡興之後正要回去時,帝釋為示隆重歡送起見,
特命天兵天將的儀仗隊,排列兩旁恭送如儀,豈知阿修羅不但不領女婿的盛情,反疑帝釋有意在他面前示威風,恐嚇他,心中感到老大的不高興!
帝釋雖是忉利天的天主,但經常的來人間聽道,有佛出世,就來人間聽佛說法,無佛出世,就來人間聽仙講道。
一次,帝釋欲來人間聽仙說道,其妻阿修羅女舍脂,疑其夫婿在人間有外遇,竟與帝釋大起交涉,帝釋告以實際情形,阿修羅女舍脂,無論怎樣不信,要隨帝釋同來人間偵察,
帝釋感於他是女子,不宜來到人間而予阻止,於是舍脂更加生起疑心,非要隨他下來不可!待帝釋坐上寶車要來人間時,阿修羅女運用其神術,隱身躲在寶車後面。
到達人間,帝釋下車,舍脂亦從車出,帝釋見了,除了責備她幾句,並用花莖打她幾下,致使舍脂大發嬌嗔,直鬧到帝釋陪罪而後已。可是這麼一來,仙人因聽到她的嬌聲鶯語,以致失去神通。
帝釋固然因此更為震怒,舍脂亦由此而更懷恨在心,總覺夫婿欺人太甚!過後,舍脂將經過情形向父親哭訴,阿修羅王一聽,不禁怒氣沖天,日前向我示威,今又欺負我女,是可忍孰不可忍!
於是發動無數的阿修羅兵將,向帝釋天宣戰,直接攻擊天宮。由於修羅有小小的神通,竟然足踏海底,手撼天宮,使帝釋天大敗而逃!
而且經過這次戰爭,帝釋與修羅就經常的戰爭,雖說互有勝負,但帝釋失敗的時候多,因而常常的感受苦惱!
到佛陀出世,帝釋向佛求救,佛告訴他要得勝利,在與修羅作戰時,須念“摩訶般若波羅密多”!帝釋就令天兵天將這樣稱念,果然大獲全勝,而使修羅失敗,逃匿於藕孔中,不敢再與帝釋天戰!
阿修羅的特性,既是疑心重嗔心大,那麼,在人間做人的人,如果懷疑心重,嗔恚心大,什麼都爭強好勝愛面子,死後即墮阿修羅道。
阿修羅在人間時,本亦作了不少善業,如佈施等功德,經常都在做的,但因好勝心強,即種了阿修羅因。若有眾生要以阿修羅身才能得度的話,觀世音菩薩即現阿修羅身而為說法,令其捨去疑嗔,而得身心解脫。
楞嚴經說:“若阿修羅,樂脫其倫,我於彼前,現阿修羅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亦即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