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毛簡對華夏文明,已然有點不清楚了,張靜濤就藉由周圍物品來和他說了一些。
比如餐具。
這三元樓的餐具是極多的,勺,叉,刀一應俱全,每個人的碗碟會分開,甚至都會做歐式雞排飯。
而這樣的餐具,且不管其都是要菜式端上來了才切割的用法,是否粗陋,是否這麼切割也別有風味,但至少,有一點是肯定,那就是全世界都是這樣的。
唯一會用筷子的,只有華夏人。
也就是說,自古用竹子的,就只有華人。
這也就意味著,從天雷之下奪得火種的,創出了十字竹火法的,只有華人。
那麼在有火才有文明的前提之下,無疑,在古代,只有華夏有文明。
比如,又說起只有農耕文明的源頭,才會有先進的食物體系。
為此,文明是否有傳承,從食物完全能夠看出這一點。
毫無疑問,食物越粗簡的地方,文明就越落後。
而後世歐區的日常用餐,就完全是粗製濫造的垃圾食品的感覺,幾乎沒改進過的。
沒有任何健康理念。
那可不是中式歐餐。
甜、油、膩、冷,是大多數出國學子的切身感受。
這都導致了歐女在二十歲前,通常能和華夏妹子一樣秀氣美麗,但過了二十歲後,若不注意節食,體型就會嚴重走樣。
只是,由於變形太快,於是,她們的腰肢與胸、臀相比之下,通常還算纖細。
當然,這樣誇張的體型男人未必不喜歡,但會影響壽命。
這樣的飲食習慣落後的狀態,不是學得了文明後,短時間內就能改變的。
為此,歐人的面板非常適應那些粗簡的食物,都說明了他們的文明一向極為落後。
華夏人的面板就不能適應這種飲食方式,大吃燒烤之類的食物後,便會長豆豆。
毛簡聽了,讚歎道:“看來從面板的衍化,都可看出,文明源自於何族。”
張靜濤見毛福妹臉上有幾個豆豆,大聲說:“是的,所以,覺得面板出問題的妹子,若能堅持吃三個月的中餐,並且避免吃到髒油,那麼,再看看自己的面板會如何。”
而無法和毛簡說的是,後世的歐餐,甚至鳥語,都是近代的華夏人在幫助其不斷改進,這種例子隨處可見,若有心去注意的話。
然,說了一堆後,毛簡仍有加入儒門的想法。
張靜濤亦不反對,邊喝粥,邊道:“亦無不可,只要簡在帝心。”
毛簡讚道:“兄真小弟的知音也,若有辛,必不負此言,老大,不如我二人以酒為誓,結為兄弟如何?”
張靜濤哈哈一笑:“我們本是兄弟,何須結為,認祖歸宗的就都是兄弟,來,喝一口粥,我們便是認祖歸宗的親兄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