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卡勾上的丁勾,逞傘形,傘外緣有倒紋,形成摩擦力,並不能完全丁入樹中。
上有二艮繩子,一艮是承重用的,另一艮是鬆開傘勾用的。
只要用力拉,那卡勾裡的液壓油流動之後,那傘面的勾體會如雨傘一樣收縮起來,這卡子就會從樹上掉下來。
只是,這東西掉下來要是掉地上,是有弄出很大聲響的風險的,儘管勾子的尾部有黑色橡膠。
張靜濤又一拉粗繩,丁勾的一面本來還沾在樹洞裡,這一拉後就掉了下來。
眼明手快,等勾子落下時,張靜濤拿著粗繩,用力再憑空一拉,那勾子受力之下,就在半空中跳了回來。
張靜濤的手上本就戴著手套,不怕誤傷,一把接住了勾子。
趕緊把繩子收起後,他把工具全放回道身後的兵匣中,之後,出去就很簡單了。
等到了外面,卻無奈了,只能步行。
好在這裡其實離城並不遠,為此,走到大道上後,仍有過往客車,這種大乘的馬車往返在城池之間,有人就拉上,本身並不進城,到了城邊就停下,有通行證的百姓自行入城。
張靜濤上了馬車,一會後,一隊騎兵迎面緩緩走過,那是在整條大道上巡邏的騎兵。
這樣的騎兵不多,遇到是碰巧,起到的作用主要是震懾,畢竟如今盜匪多了。
為此,畢竟整條路上是有騎兵巡視的,很少有盜匪打客車的主意的,否則城池中當然會出動大股軍隊來剿滅這樣的盜匪的。
更別說乘客車的人身上一般不會有多少錢,也不值得盜匪冒險。
看著騎兵過去後,心中想著,諸事都無法防備,莫非唯有想好進攻之策。
張靜濤不由就這麼想了。
車上只有幾個農人,亦很安全,張靜濤心中卻一點都不安全。
對今日探聽到的情況,在他心中本就大約有預料,只是絕不可能如現在般知道的清楚。
而所有的事情,必然圍繞在剿黑這件事上。
為此,就必然會有江湖手段來對付自己。
那麼自己能防備麼?
不能,青陽門那麼多弟子,要算計青陽門總有辦法的,也只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張靜濤無奈,他只能按照計劃清剿。
至少,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吧?
這麼想著,張靜濤又走了一段路,遠處叉道上出現了一隊龐大的隊伍,大約有五千名武士護著有一輛奢華到金碧輝煌的馬車,在往寒丹行進。
雙方便如丫字的支叉,向下面的主幹匯聚,看樣子都需要爭一個先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