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二人再看山丘東邊,就見東邊有幾個清澈的水池,還有一條地下水形成的山澗,這一點雖和防備咢龍無關,但就二人有了乾淨的水源可以飲用來說,這卻是很幸運的。
除此,東邊的遠處,則通向了大片的洪澤區,其中有無數面積時而可能改變的洪湖,也有很多石島,並且就在1公里外,隔著近五十米的湖水,就有一個大島,那個島具體有多大不好說,至少比二人此刻所在的石丘島要大得多。
但有了那湖水後,阿咦顯然是過不去的,因為猿人都不會游泳。
而東邊通往主洞的,則是一條大約五米寬的泥道。
這條道卻是必須防護的。
二人又看西邊。
洞前通往西邊的,是二人來時的道路。
那道路間,有阿咦插著竹籤的一個很高的石丘,石丘下有一片田字石陌湖,和偏東的一片石頭小廣場。
竹籤石丘再往西去,則有很多綿延的小石丘,都要矮上一些,這些石丘的間隔中,都是天然的泥沙道,同時,這石丘外,也錯落都有一片片的洪湖。
若更遠處,則是西邊的很多高山
而主洞通往這西邊的道路,則幾乎就是山坡形成的,要寬很多,差不多有三十多米。
這又是要防備的區域。
主洞的正面,當然亦是山坡的一部分,山坡下,便是一片湖水了。
這就更寬了,差不多有二百多米的樣子。
張靜濤就艮據伏夕的經驗,說道:“這一片都要作好防護。”
阿咦點頭,沒說只管主洞就可以。
若只保護主洞,雖要容易太多了,但若要在這周圍構建生活區,還要保護家獸的話,那麼這片區域就是都要防衛的,否則,一出洞就要提起十二分精神來,甚至有可能面對好多條咢龍上岸攻擊,會很危險。
二人可沒有能力同時對付多條土咢龍的。
再看看那坡地的泥土,是風化的石頭,洪水衝來的泥沼,以及這附近飄落來的植物腐爛後淤積而成,黃泥中帶著一點黑。
這樣的泥土插竹子是沒問題的。
阿咦就說:“我們可以用石頭打插很多竹矛在湖岸周圍,攔住咢龍。”
這卻是製作柵欄得來的經驗。
張靜濤看了看那浮在石坡上的泥土,估計有一米多,算得上是很深了,但若想以此挖坑來阻擋咢龍卻是不夠的,從咢龍往岸上那一竄的力量,就可看出,它雖然腿短,但在前爪能搭著土壁的情況之下,要躍高一米多卻是毫無問題的。
更別說,二人沒有很好的工具,挖坑比插竹子的工程更要浩大得多。
他再想了想,覺得也沒有什麼好辦法,腦袋裡的雖有無數書籍,但偏偏對此是統統都不管用的。
就只能說:“可是竹子不夠。”
“我們去山後挖,至少我們可以在洞口先佈置柵欄防衛。”阿咦說。
“嗯,只能這樣。”張靜濤說,這是個浩大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