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火是一種很妙的東西。
有時候看見它像是繁盛的山花一樣擁擠在那些房舍裡的時候,會覺得很是熱鬧,以至於吵鬧。有時候卻也會覺得無比安寧。
人間天光明亮的時候,往往人間這樣一個詞,要從那些被照亮的一切之中去尋找。
但是當天光暗淡。
世人只需要看見一盞在黑暗裡搖搖晃晃的油燈,便會明白,那裡就是人間。
天下已經很多年不講鬼事不講鬼火。
但凡像是一棵飽滿的橘子落在遙遠的夜色裡,自然便只能是人間的光芒。
齊敬淵還有三劍。
那麼理所當然的,第一劍與第三劍,都是自己的。
當那些燈火在淵谷崖壁四處升起,這個叢冉劍修便握住了自己的劍,眯著眼睛看向了劍淵的對岸。
人間有許多成熟的橘子在秋日黃昏之後的夜色裡衝破了黑暗,掛在了夜色之中。
妖族大概也會覺得燈火是一種很妙的東西。
他們與世人待了太久,在看見那種光芒的時候,心底大概也會生出許多感慨的情緒來。
在劍淵之時,很多時候,他們便是在這樣的晝夜交替時分,踩得劍淵大地轟鳴地響著,像是無數膏盲裡尋找焰火的飛蛾一般,躍向劍淵彼岸。
今夜也許會有,也許沒有。
齊敬淵也不能確定這樣一件事情。
他們雖然一度嘗試在妖族之中安插探子。
只可惜,妖族可以裝得像世人一樣,但是世人無法變成他們那樣的存在。
譬如一些豎起的耳朵,一些搖晃的尾巴,某棵長在頭頂的青草,又或者像是一個蘑菇的傘蓋一樣長在頭頂的東西。
世人沒有這些東西。
世人的眉眼端正,四肢修長,呼吸均勻——從劍淵對岸的那些人所見而言,也許依舊是這樣的。
他們在休息的時候,也會變成這個模樣。
審美當然是一種文化的表現。
哪怕世人在妖族之事時隔千年再起之後,很是遺憾地說著天下不可同流。
但事實上,他們依舊可以看見世人對於這個種族,那種不可忽視難以磨滅的潛移默化的改變。
齊敬淵不知為何,卻是突然想起了千年的戰事。
他並未經歷過。
但是至此,他卻是終於明白了一些東西。
妖族並非生而孤立。
當那樣一個千年前的妖主,能夠說著天下大同,能夠說著做凡人而非做英雄的時候,也許妖族這樣一個在人間誕生的種族,本身便是承襲世人文化而來的一種分支。
當然,不可否認,妖主當年曾經做過槐安朝的禮部尚書這件事,對這個老人,以至於對這個種群,都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
再後來,大風朝的建立,人妖之流和諧如一千年,當然不是無用之功。
倘若一切按照李阿三那般想法,大概天下妖族與世人之間,早已經相去甚遠。
他們又怎麼會在對岸休息的時候,會燒一壺熱水,在石頭上坐下來看著夜色啜飲呢?
齊敬淵拄著劍默默的站在劍淵夜色裡。
這個劍修一直等了許久,都是沒有等到那些將會帶來血色的聲音在對岸響起。
夜色一點點的深沉下去。
妖族也許會在夜半襲來。
只是這樣的可能性並不大,在劍淵的戰事之中,也並未發生幾次。
畢竟他們早已經習慣了世人的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