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州國際會展中心專案投標失敗,按規定投標保證金在三個月公示期結束後,才能予以退還,使得以楊柳方為首的柳方實業集團公司有更多的財力,投入到解決西塑股份公司問題上來。沒了有新專案的牽絆,楊柳方也有更多的精力來親自操作這次股權收購事宜。
他在王山的陪同下坐鎮西塑公司,和塑膠廠總長領導舉行了三次會議,基本上達成了收購事宜。即柳方實業集團以1.5億元買斷塑膠廠佔有的西塑股份,另追加5000萬買斷現有員工工齡。至於現有塑膠廠的西塑員工,則允許雙向選擇,願意留下來的員工,需重新與柳方實業集團簽訂勞務合同,完全接受集團公司的管理制度。捨不得自己國有企業員工和離退休待遇的,願意回總廠亦可以返回。
作為塑膠總廠分流出來的400多名精英員工,大家深知塑膠總廠的經營狀況,很多時候連醫藥費都報銷不了,更別提工資能及時發放了,說不定哪天都倒閉了。除了廠裡派過來的管理人員,他們牽涉到個人體制內的晉升,無奈要回到總廠享受幹部待遇,其他一線生產的員工沒有人願意回總廠。正當雙方要簽署股權轉讓協議和員工工齡買斷協議的時候,塑膠廠接到西州市辦公室打來的電話,稱省市領導將對省屬國有企業改革成果進行調研,其中塑膠廠亦在考察調研之列。
為了迎接領導此次考察,雙方不得不擱置協議簽署,因為一旦這兩份協議簽署完成,塑膠廠的改革成果就變成了變賣國有資產。拿到的2億元人民幣的塑膠總廠,一部分作為生產基金,另一部分還要上交省國資委資產管理中心。屆時變賣國有資產的罪名誰也擔當不起,只得等省市領導調研完之後雙方再行簽署協議。
四月初,省市領導組成的調研團一行10人,在張省長和兩會後剛剛轉正的西州虞市長的帶領下,來到西塑股份公司調查研究。看到廠房乾淨明亮,生產裝置新穎高效,生產秩序井然有序,工人福利待遇在市內又名列前茅,領導們十分滿意。調研座談會上還特別強調指出,要積極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像西塑股份公司這樣,省屬市屬國企要吸收更多優質資本和先進管理經驗進來,實現“兩個根本性轉變”,促進企業上新臺階、求大發展。要把改革、改造、改組和加強管理緊密結合起來,發揮優勢、佔領市場、提高效益、增強競爭能力。
省市領導在調研中的肯定,讓西塑股份公司成了國企股份制改革的標杆。塑膠廠領導看到了一種晉升的希望,所以再也沒有人敢提出股權轉讓了。考察團離開不久,發改委組織的調研團又來調研,而後是商業廳組織的國有企業領導前來實地考察,使得雙方之間的股權轉讓再一次擱置。楊柳方不想帶著隱患繼續經營,加上去年年終的一波銷售,衛星鍋的市場需求暫時降入谷底,索性停了總廠的訂單,將所有訂單收回西塑股份,這下釜底抽薪讓塑膠總廠又陷入了沒有生產訂單的窘境。或許看到上次圍堵西塑股份公司成果顯著,以為會哭的孩子有奶吃,這次又一幫工人前來西塑股份鬨鬧。時值春暖花開,相比於去年冬天那次圍堵西塑股份公司大門,這次規模陣仗要大得多,連西塑股份公司門口的馬路都堵上了。
集團公司得到王山的通報,因為當初收回訂單時已經考慮過相應的結果,廠裡決定讓工人白天休息,夜間完成生產任務,並且要額外搶一批訂單出來,以免被圍困太久,事情得不到解決而影響愛多廠和汽車配件訂單的生產。由於塑膠廠工人將路佔了,雖不是主幹道,但依然嚴重影響了交通,交警部門首先到來,瞭解情況後也很無奈,上報到上級單位,而後將員工佔據路段進行了用隔離警戒線隔離,等待上級指示。在國企改革的關鍵期,各種現象層出不窮,不僅他們塑膠廠有員工對企業改制的不理解,其他也一樣。上級單位彙報到市國資委,因為塑膠廠是省屬國有企業,市國資委根據程式上報,待上級單位過來調解時已經過去了一週時間。
省國資委看到一個多月前還是省市國有企業改革標杆的西塑股份公司,現在成了另一個極端的情況,也很頭疼,如果處理不好,將影響一大部分改制後的企業。遂召集持股雙方塑膠總廠和集團公司來進行調解,塑膠總廠稱因為柳方實業集團停了他們的生產訂單,導致工人去股份公司鬧,而以李桐福和王律師為代表的柳方實業集團陳述自己目前遇到的困境,並給出了詳實的資料,聲稱我們自己的生產負荷都滿足不了,哪還有訂單讓他們代為生產,而塑膠廠又擺出了大鍋飯的姿態。以至於李桐福著急:“沒有訂單,你們去市場要。我們又不是塑膠廠的爹和媽,憑什麼靠我們養活塑膠廠。”
話糙理不糙,一邊是省屬國有企業職工,一邊是持股方的合理訴求,合資企業又是省領導考察過的股改標杆,省國資委也很無奈,只得上到西北省長辦公會。
西北省張省長在辦公會上強調要進一步搞好國有企業改革問題,稱企業改革是整個經濟體制改革的關鍵,其改革的成敗關係整個經濟體制改革的成敗,是重大經濟問題,也是重大的政治問題。各級黨政領導都要高度重視,必須下大力氣抓好。並提出了以西塑股份公司為解決範例,把持股雙方的矛盾作為西北省企業改革的工作重點之一。對於省屬國企出現的“等、靠、要”以及“大鍋飯”的心態,以及對長期扭虧無能的領導,要就地免職,不能搞平級調動,易地任職。懾於省長辦公會的指示,圍堵西塑大門的塑膠廠員工很快撤離,但根本隱患沒有解決。
在塑膠總廠實行全員跑訂單,全員推銷員兩個月沒有成果之後,吸塑廠徹底擺爛了,而此時負責合資的廠長和書記不知找了什麼關係,調到了其他工廠任職。兩個月沒有工資和報銷的塑膠廠員工,又一次堵上了西塑股份的大門,這次柳方實業集團沒做任何的準備。而隨著夏季來臨,衛星鍋又進入了新一輪的需求高峰。
新來的廠長不明所以,剛上任兩個月被就地免職了,虞市長還因此在省長辦公會上受到了批評。其人十分生氣,要求市國資委徹底解決西塑股份的問題。雙方又一次坐到了市國資委的調解辦公室,調解無果,虞市長下令以環保問題不過關,關停西塑股份公司,而後進行拍賣,拍賣所得用以補償持股雙方,徹底根治雙方的爭端。
楊柳方聽到市裡所做的決定,感覺到荒唐透頂,在法律越來越健全的今天,怎麼可能還要行政強制干預,在未經過持股雙方完全同意的情況下,拍賣一家股份制企業呢?何況自己還是大股東。無奈,縣官不如現管,在改革開放初期,趟著石頭過河的時候他也沒有太好的辦法。他是尋求過相關領導的支援的,但對於這個刺頭企業,已經免了一個正處級的幹部,沒人敢去插手,只得勸楊柳方息事寧人。
楊柳方不妥協,決定參與競拍,可市國資委給他們設定了條件,不允許雙方參與競拍。柳方實業集團下屬的企業卻嗷嗷待哺,眼看拍賣在即,楊柳方急得嘴唇上方起了水泡。召開集團會議商討對策,他甚至想如果沒有相應的措施,他可以委曲求全。大家七嘴八舌無果的時候,王律師提出是不是可以採用代持的方式,讓和企業無關的人出面參與競拍?
楊柳方聽後眼睛一亮,忽然想起和鋁廠的工貿公司即是集團代持義烏的鋁合金公司股份來解決的,現在可以請他們代持,替集團參與西塑股份的競拍。於是讓李桐福聯絡義烏那家鋁合金公司,可鋁合金公司已經被轉賣,對方已經換了法人,這些年集團除了定期將分紅匯入指定賬戶之外,雙方再無深層次的合作,新管理團隊對於代持也沒興趣。而楊柳方得悉後,對於陌生的團隊代持他也不敢為,萬一對方不承認代持,將西塑股份轉賣他也無可奈何。
這時他想到遠在香港的師妹和義烏的傑升,考慮到師妹,是因為畢竟雙方之間有一種親屬關係,和傑升那邊是長期固定的合作伙伴,對於傑升的為人他是十分清楚的。於是他先給師妹打了電話,可柳霞在香港的公司的電話一直佔線,連續撥了幾次才打通。接電話的是師妹的助理,她卻公事公辦,稱楊總今天時間已經預約滿,要求自己把事情做一陳述,她記錄下來予以轉達,並請楊總安排時間回電話給他。
楊柳方覺得簡直不可理喻,自己哥哥找妹妹還要預約,不知道香港公司什麼鬼制度。索性連“謝謝”和“再見”都沒說,直接結束通話了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