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會聽,不會唱,算不上票友!”張六兩誠實道。
“也對,像你們這個年紀對這種東西還不算感冒,張先生我這人是個粗人,看你也隨和,我就稱呼你一聲六兩兄弟你看如何!”
“葉哥叫啥都行!”
“那成,以後就稱呼你六兩兄弟,這樣,我呢就不打擾你雅興,黃老說中午將有貴客到,我就不跟著參合了,午飯我已經定好了,等你們談完話會有人帶你們去,咱們來日方長!”
“成,葉哥有事就去忙!”
葉廣揮手告別張六兩,大有一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之氣概。
郭塵奎待葉廣走後道:“這人不好對付,做生意的人說話很圓滿,找不出漏洞,跟這樣的人打交道會很累!”
張六兩點頭道:“不錯,學的挺快,都會評判一個人了,繼續努力!”
郭塵奎摸著腦門不好意思道:“做你的手下總不能停滯不前的,不然該落伍了!”
張六兩稱讚道:“是乾坤這犢子教你下功夫察言觀色吧!”
“你咋知道?”郭塵奎不敢相信的道。
“能不知道嗎?他的性格我瞭解,員工手冊都是我參與編輯的,裡面就有這麼幾條,我估計他是下放到每個人去仔細閱讀和執行了!”
“可不是,乾坤對待工作很仔細,”郭塵奎唏噓道。
“好的東西就堅持下去!”
“知道了!”
倆人談話間,音響除錯完畢,貌似要開場的意思,估計也是這葉廣臨走交待的,怕張六兩和郭塵奎無聊。
戲曲正式開始,張六兩雖然不怎麼懂音樂,甚至對國粹也只是一知半解,但大致能知道這臺上幾位上場的人是扮演的什麼角色。
一個老生,一個小生,還有老旦外加兩個丑旦便是這陸續上場的幾位要開始的角色。
音樂響起的時候,張六兩腦中浮現出陳伯愚和陳大官的樣子。
老生扮演的是這陳伯愚,小生角色歸屬陳大官,而老旦自然就是這陳夫人,張公道和朱倉應該就是丑旦了。
赫然呈現在張六兩腦子裡的便是戲曲經典曲目《狀元譜》。
張六兩對故事不陌生,奈何對戲曲卻是陌生,只能安靜聽他們吟唱。
至於郭塵奎則更是雲裡霧裡的大眼瞪小眼的盯著臺上的表演了,縱使他壓根看不懂這演的是何曲目他也得陪著張六兩端坐在這裡。
隨著對話的進展,赫然到了陳伯愚開倉放賑這一段,張六兩漸漸開始沉浸在故事裡。
這曲又名《打侄上墳》的《狀元譜》在張六兩看來大致就是一個浪子回頭金不換的故事,陳大官這個人痛改前非最後奪魁天下無外乎陳伯愚的教導,比起愛國主義深厚,宣揚底層人民疾苦的《桃花扇》在氣勢上要弱小許多,張六兩覺得《桃花扇》也有可能在今天上演,一時間張六兩有些對這種國粹的東西聽上了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