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不敵,也無礙兵心士氣,畢竟立足未穩,情有可原;畢竟只是試探性攻擊,並非全力出手。
既然形勢對自己有利,又豈能不立即出兵?
……
其二,虛張聲勢為兩萬騎兵報仇。
兩萬騎兵莫名消失,去向何處?當然不會遁天入地,必定已經命赴黃泉。
兇手,毫無疑問就是抗清義軍。
作為統帥,如果對兩萬部屬的屍骨無存,表現得無動於衷,那絕對不合格!
因為,不懂得關心部屬,不懂得收買人心,不懂得體恤下士……
這樣的統帥,必定與麾下將士離心離德。
這樣的部隊,必定是一盤散沙,毫無凝聚力、戰鬥力可言。
因此,新統帥必須出兵!
……
不得不說,華楓對人性的把握,切實已達到細緻入微之境。他的這番猜測,正是清軍新統帥心中所想。
不得不說,新統帥相較於李成棟,或許在攻城拔寨方面有所不及,但在籠絡人心方面,委實要強出不少。
不過,也不排除李成棟私心作祟、故意為之。
目的,就是讓新統帥大失人心、難有建樹,從而慢慢奪回領導權。
……
待華楓點好兵馬之時,五萬清軍已然佈陣完畢。
但見左右兩側各有數千弓箭手射住陣腳,正中則是數員大將立馬橫刀,新統帥則穩居中軍。
五萬之眾,動作迅速,各就各位,竟無有絲毫忙亂。
列陣完成之後,五萬人馬均靜氣凝神,並無大聲喧譁叫嚷者。
顯然,此為訓練有素之軍。
……
未幾,忽聽一聲炮聲,一彪人馬從抗清義軍寨中殺出。
人數並不多,約五千餘眾。
為首一將,躍馬挺槍,膀大腰圓,正是劉猛。
緊隨其後者,卻是兩手空空的粗壯大漢史武遠。
統帥華楓,則居於五千人馬中央。
但見這彪人馬,僅寥寥數騎,裝束奇形怪異,行進東倒西歪,沿途叫嚷不斷。
更有甚者,還有嘻笑打鬧之人。
全然不見一絲兵味!
簡直就是烏合之眾!
甚至比之一般的山賊,都頗有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