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有做事穩重的孟起同行,遇險的可能性極小。
再說了,清軍陣中高手本就不多,探子的身手又能高到哪兒去?
孟真真“天怒”學成之後,並未受到真正的考驗,因此一直想痛痛快快的搏殺一番。
經不起她的軟磨硬泡,加之離抗清義軍駐地並不遠,華楓也就樂得順水推舟。
不過搭檔者,只能是孟起。
雖然姜瑤瑤極盼與孟真真同行,雖然二女百般糾纏,但華楓卻是堅如磐石,不為所動。
“吃一塹長一智。”
有了“華山雙蒂”的前車之鑑,華楓再不敢讓這些貌美如花的女巾幗兩兩組合。
……
華楓派出的警戒人手,只此一組。
負責的方向,正是探營必經之地。
在他想來,有他們兩人負責,足矣!
無須浪費太多人力,其餘諸人,還是全力投入五行大陣演練為妥。
一刀一劍二人組,果然配合默契。
先是兵不血刃的收拾了十餘名清軍探子,爾後僅僅一招即讓三名武功不弱的敵手,重傷而退。
而且,自始自終,兩人都未暴露自己。
對手連他們的模樣如何、人數多少,一概毫不知情。
當真是死得憋屈,敗得窩囊。
……
熱火朝天的演練,僅僅進行了三日,即被迫中斷。
因為,清軍援兵已然到來。
當援兵統帥得知自己的兩萬騎兵,竟然憑空消失之後,頓時暴跳如雷。
當得知要對付的抗清義軍,不過區區兩萬人馬之後,更是冷笑連連。
立功心切、自視甚高的新統帥,不顧李成棟苦苦相勸,不顧將士們一路奔波後的疲憊不堪,急急是點起五萬大軍,大開營門,當面叫陣。
強硬作風,一覽無餘!
華楓的擔憂,成為現實:兵敗求援、未能建功的李成棟,果然被奪去統帥之職。
……
清軍援兵一到,即開門叫陣,並未出乎華楓預料。
華楓認為清軍此舉,不外乎兩點原因。
其一,以兵力試探抗清義軍虛實。
“紙上得來終覺淺。”
其新統帥或許與常人的想法一樣:從他人口中獲得的訊息,遠不如自己親自出手試探來得真實。
如果能一舉擊潰敵軍,豈非大漲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