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批斥候報告的時間差,最多不過大半個時辰。
一萬之眾,行軍十里,只用了大半個時辰。
來得好快!
如此速度,不由令人乍舌。
由此可見,這支部隊的戰力絕對不弱。
……
“報告華統帥,共發現敵兩隊人馬。第一隊約萬餘人,第二隊約四萬餘人。”
“兩隊相距多遠?離此多遠?”
“兩隊相距約二十里。第一隊目前距此地約五十里。”
“可有騎兵?分別多少騎?”
“第一隊有,約五百騎;第二隊除了零星幾騎外,並未發現大隊騎兵。”
“好,辛苦了,再探!注意安全。”
“是!謝謝華統帥關懷。”
……
從兩批斥候報告的情況看,敵情已然很明瞭。
之前的三路大軍已然集兵一處。
先鋒軍與主力部隊之間,距離僅有二十里左右。
先鋒軍、主力部隊、後軍的兵力構成,分別為一萬、四萬、一萬。
主力部隊與後軍的距離,猜測也在二十里左右。
……
“誘餌”已經撒出,“魚兒”是否會上鉤呢?
即便機智如華楓者,也不敢斷言。
只能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不過,話又說回來,“事在人為”。只要認準目標,爾後為之不懈努力,成功的可能總會存在。
……
待執行前四步的人馬離開之後,華楓立即著手安排第五步行動。
此時,時已正午。
伏擊地域。
北伐義軍統帥華楓,“無敵先鋒軍”主將段今朝,左軍主將孟起、副將雷沖天,右軍主將羅戰軍、副將風吹柳,後軍主將雷沖霄,共七人圍坐一圈,開始細化伏擊行動。
經過一番激烈討論,伏擊方案終於出臺。
……
由戰鬥力最強的“無敵先鋒軍”,率先出手。
主要任務有兩條:
其一,誘敵入伏。
且戰且走,將敵軍誘入伏擊圈。
其二,強拉硬拖。
敵軍進入伏擊圈之後,立即掉轉馬頭實施正面迎擊。力求拖住敵軍大部,不讓其順利脫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