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而言,前四步即便有所失誤,也不會對北伐義軍造成多大損失。
而且,就連主動權,也仍然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只不過需要費些時日、費些功夫,重新尋找戰機罷了。
……
華楓這位新官乍一上位,就“猛火”連連,燒得全軍鬥志昂揚、士氣大漲。
雖然事務繁多、千頭萬緒,但一切卻顯得井井有條、忙而不亂。而且,做到了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不過短短數日,華楓在北伐義軍中的聲望,就得以直線上升,實實在在的做到了“令必行、禁必止。”
名帥風範,一覽無餘。
因此,華楓之上位,也算是實至名歸。
他能將統帥之本職工作,做得如此得心應手,是因為從身體心理、能力素質、知識儲備等方面,早就做好了充分準備,正是厚積薄發的結果。
“欲承君王之位,必承王冠之重。”
既有“承重”之能,又有“承位”之機,上位也就成了水到渠成之事。
……
一日後。
北伐義軍,除了少數任務特殊者,比如斥候、簡易炊灶挖掘者等,其餘人馬已然全部潛入伏擊地域。
當真做到了動如風、行無蹤。
兩日後。
五步行動俱已準備就緒。
負責利用炊煙迷敵、亂敵那批人馬,甚至連柴火都已準備完畢。
……
三日後。
敵蹤終現。
有斥候迴轉:“報告華統帥,發現敵軍。”
“距離?”
“六十里開外。”
“方向?”
“之前中軍來路。”
“數目?”
“大約萬餘人。”
“有無騎兵?”
“有,約五百餘騎。”
“敵軍可有分開?”
“並無,集中一處。”
“好,辛苦了,再探!”
“是!”
……
斥候離去後,華楓並無絲毫猶豫,大手一揮,令各組人馬立即各就各位,展開行動。
最終的打擊目標:敵先鋒軍!
謀事細膩,反覆醞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