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
“你什麼你,你難道和那些低賤的土老帽們一樣沒志氣,只會在這兒當個“拱地蟲”嗎?”
秦春天聽到馬曉梅說出如此鄙視農民的話,來攻擊李中秋。
他實在是忍無可忍,他怒不可遏地責問道:“如果沒有農民在嚴寒酷暑的天氣裡耕種;不是農民在惡劣的天氣中‘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辛勤勞作,咱們城裡的人,哪來的盤中餐呢?”
他正言厲色的話語,讓馬曉梅欲想反駁,但找不到合適的言辭來回懟,就只好閉口無聲了。
她都苦著臉,自覺理虧地把頭低下了。
李中秋為了緩和氣氛,又忙說了很多很多好話加以勸說:“凡是志存高遠者,無不是遇到困難絕不退縮;凡是高貴璀璨的金飾,無不是經過烈火的考驗,才能淬礪成金的呀!”
張光明迫切陳詞,他一直強忍著知青們的怨怒。
可他為了能挽留著這幾位知青,他邊往馬車上裝油菜,就引用唐太宗的箴言說:“唐太宗寫著這樣的警示良言:‘日食三餐,當思農夫之苦,身穿一縷,當念織女之勞,寸絲千命,匙飯百鞭……’
唐太宗說的對啊,沒有農民窮年累月的堅持,沒有農民朋友們的胼手胝足的辛苦耕耘,城裡的人哪來的吃穿?
我們同為天下人,沒有高貴低賤尊卑之分。
馬曉梅你要學會尊重勤勞善良的勞動人民哪!
更要珍惜勞動人民的果實。
你不是最聽黨偉人的話嗎?
你難道都忘了偉人他老人家說的話:‘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她欲反駁,一聽張支書說這句話,就立刻閉嘴了。
此時馬曉梅的臉色晦暗,她苦著臉撅著嘴,自覺詞窮理屈,她低下那妄自尊大高傲的頭顱,無言以對了。
駐隊幹部們都知道馬大小姐,她爹是省裡的大領導,連一聲她的不是也不敢說。
但他們的任務是——“協調知青們和幹部群眾之間的矛盾。”
駐隊幹部們紛紛勸說讓雙方都停止爭吵,“要互相體諒互相尊重嘛。”
李大力瞧見馬曉梅與吳保國嘀嘀咕咕地不知說些什麼,看起來倆人不懷好意。
他以教育的口氣說:我看你們忘了偉人的指示:“要搞馬克思主義,不要搞修正主義;要團結,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陰謀詭計”。
知青們一聽他說這句話,就馬上閉嘴了。
張光明把收割的油菜,他和駐隊幹部們還有知青們一起,一捆一捆地裝上了馬車,然後他拉到了育種基地的場裡,用塑膠布蓋好。
由於時間很緊,所以張支書命令大家裝卸要快快的。
馬曉梅卻是一言不發地哭喪著臉,鬆鬆垮垮的幹著活。
張光明為了緩和氣氛,他跟他們又講了一句笑話,然後他又說出了在農村體驗艱苦的優點……
大家幹到傍晚,才把一捆捆的油菜全部裝上馬車。
他們幾人拖著疲憊的身體,一回到大隊住處,知青們就馬上用房頂上的塑膠包曬的水,輪流洗了澡,又換了身乾淨的衣服。
吃晚飯時,馬曉梅臉色鐵青,她都把五保戶大娘做的玉米菠菜粥,只吃了幾口,就嘩啦嘩啦倒進了餵豬的石槽裡。
她大聲道:“這是給人吃的飯嗎?分明是豬食嘛!”
李鴻運夫婦聽到這句話,一臉詫異的表情,端著碗從屋裡走出來了。
李鴻運趕緊說:“俺知道你是一位高幹之女,吃不慣鄉下人的粗茶淡飯,可是眼下糧食緊缺呀姑娘,讓你受委屈了。”
馬曉梅氣哼哼的樣子,瞪著夫妻倆。
李鴻運的老婆說:“姑娘,我看這樣吧,你告訴我,你想吃啥飯,我再給你從新再做吧。”
馬曉梅她氣呼呼地說,氣都吃飽了,什麼也不想吃!再說就你做的那餵豬的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