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想要拿到兵符,簡直比登天還難。
第一關便是樞密院,樞密院掌軍國機務、兵防、邊備、戎馬之政令,出納密命,以佐邦治。
凡侍衛諸班直、內外禁兵招募、閱試、遷補、屯戍、賞罰之事,皆掌之……
正因為軍機大權在握,樞密院內部有一整套非常嚴格的做事流程,凡涉及軍務,各房齊動,兵員、器械、糧草、馬匹,各有負責人,不論出兵大計還是造作、支移軍器,涉及到的都有權參贊,然後再擬奏疏。
過完這一關,還有第二關。
樞密使是吳延祚,他是樞密院的一把手,政事堂還有位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充樞密使的魏仁浦。
兩者之間的區別,用現代的話說是軍/事/主/席與中/央/軍/事/主/席的區別。
照郭榮時的慣例,軍務經魏仁浦審覆後,就可以向皇帝請旨了,這三關一過,流程就算完了。
但如今小皇帝太小,符太后太年輕,都無軍政經驗,為穩妥起見,又讓本不涉軍務的範質與王溥也一起參知樞密。
所以又增設了兩道流程。
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充樞密使魏仁浦審覆後,還要呈送門下,由門下侍郎兼禮部尚書、同平章事、監修國史、參知樞密院事王溥再把一道關。
中書、門下皆同意了還不行,再由守司徒、同平章事、宏文館大學士、參知樞密院事的首相範質再次審覆無誤後,才能向再向皇帝請旨,面得旨者為錄白,批奏得畫者為畫旨,並留為底……
皇帝批旨後,再回送門下省繳覆,如出兵大事,要有誥書,則由中書省命詞。
所以凡戎事,不論大小,都要過五關斬六將才行。
而且,魏仁浦本就是郭威起兵的第一軍師,在軍務上想的比誰都周全。
怎會給人機會?
楚昭輔沉呤半晌,又端起酒杯一口喝乾了,才道:“大帥雖典禁軍,但卻無調兵之權,欲效太祖例,必須先把兵符拿到手,能拉攏吳廷祚?要知道,此人心思細密,凡事謀定而後動,又對朝廷忠心耿耿,可不好辦。”
趙普微微一笑:“某也沒辦法,不過三郎卻是勝券在握。”
“怎麼說?”
宋炅笑道:“不是某有辦法,是找到了能在其心臟上捅刀的人。”
“……”
石守信插話道:“哪怕擺平吳延祚也沒用,還有政事堂三位相公呢。”
“一群老書生,卻是更容易應付,略施小計便可讓他們暈頭轉向。”
聽完趙普的小計,韓重贇重重一拍桌子,“那還等什麼,幹。”
“慢……”
石守通道:“舉此大事,必須方方面面都要考慮到才行,書生不足慮,可韓瞠眼卻是打老了仗的人,且此人一付牛脾氣,與大帥並不對路,又有何策應對?”
趙普笑道:“也有計畫了,說起來很簡單,投其所好而已,此計一出,必能令這頭老虎打盹,只是在其打盹其間,如今你倆一為侍衛馬軍都指揮使,一為侍衛步軍都指揮使,你們要儘可能的多拉攏兄弟,方才不負此計。”
高懷德笑道:“這好辦,哥幾個在禁軍中多少年了,而韓通卻是常年在外,論根基,還沒某家厚呢,不過某家卻更擔心慕容延釗那匹夫,他職掌殿前司副都點檢,威信可不一般。”
“你也說他是匹夫,匹夫何足懼,只要大帥有兵符在手,他還不是任捏的柿子。”
韓重贇道:“某卻更擔心張帥,雖說他如今大門不出,但虎倒雄威在,將士們都信他。”
趙普點點頭:“這一塊卻是沒想到,拱辰兄,該你開動腦筋了。”
楚昭輔微微一頜首,知道這是趙普讓功勞了,當下略作沉吟,笑道:“還是則平賢弟的那句話,投其所好,他現在煩什麼,我們幫他解決什麼。”
趙普賢撫掌大笑:“好,又破一關,再就是昝居潤與張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