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給你弄十萬石,給我準備筆墨紙硯,我給你借十萬石。”
楊信說道。
向誰借?
當然是向他的老朋友啦!
衍聖公就在四百里外,有他這個糧庫當然找他了,這些年衍聖公雖然被士林罵的恍如消失一般,但孔家的財富可與日俱增,天啟都時不時賞賜一下,比如上次六藝考核,緊接著天啟就給他賞賜一身蟒袍。
可憐的孔胤植絲毫不知道,自己隔著四百里都沒逃過楊信的魔爪。
至於他是否同意……
他一定會同意的,他可是楊都督最好的朋友。
緊接著楊信就離開徐州。
不過他沒返回蘇州,而是直接去了他的鳳陽屯墾區,並且在這裡召集起五千民兵,分別駕駛一艘艘小船北上接淮北的災民。之後的整整半個月裡,他都在做這個,不斷將一船船跟他簽了合同的難民從他們躲避洪水的山丘接到鳳陽,其中不乏一些已經餓得半死的。不過這時候鳳陽的餘糧已經不多,雖然今年這裡的夏收完成而且收成不錯,但出售給他那些糧站的餘糧全部調往江南。
好在這個很好解決,從湖廣那邊購買就可以了。
這個由汪晚晴負責。
她正好藉著這個機會,跟她爹試探一下緩和關係。
當然,回家是不行的。
她要是敢回家估計這輩子別想再出來了,現在她的名節已毀,外面已經把她流傳的恍如妖婦般,包括她和楊都督之間的種種段子,也都在民間小報大肆流傳。
不過也有很多百姓視她為恩人。
畢竟之前是她和隴孝祖在整個江北負責抗震救災。
總之她是嫁不出去了。
回家也是被她爹強行塞進哪個尼姑庵或者道觀,很可能是前者,她爺爺是李贄徒弟也是信佛的,她家和黃州府的那些大師們關係密切,所以相信某個尼姑庵已經給她留出了位置。
而就在楊信僱傭災民時候,天啟也下旨,就近發十萬兩鹽稅,以這些鹽稅救濟徐州及周圍災民,至於江浙由楊信負責,一切救災款暫時先由他墊付。
至於救援朝鮮……
朝鮮重要還是江南重要?
暫緩,什麼時候兩處災區的情況穩定下來再去,李倧那裡先自己繼續撐著,天啟又不傻,朝鮮死活關他屁事,但江南亂了或者徐州亂了,都會讓京城餓肚子的。
而此時的遼東,一場大戰已經拉開了序幕。
遼東經略孫傳庭,親自率領以曹文詔,孫元化,張神武三部為核心的中路軍出撫順關攻薩爾滸,以祖大壽部為南路出鴉鵠關,以開原總兵趙率教部及葉赫騎兵為北路出廣順關,兵分三路向赫圖阿拉發起進攻。
在經歷了整整六年的防禦後,大明在遼東終於恢復了主動權,由防守方變成了進攻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