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楊都督從來不考慮成本問題。
接下來他的鑄炮廠將繼續為兵部鑄造這種新式大炮,報價和徐光啟採購的澳門大炮一樣,畢竟不能顯得好像老徐和他後面那些松江士紳,廣州的那些大小官員都是吃回扣了,但他的大炮質量比那個好,相比起這兩種大炮,工部自己用呂宋回來的工匠鑄造的那些就是渣渣了。
除了銅炮之外楊信也大量鑄造鐵炮。
這個是戰艦上用的,他那些新式戰艦必須得用這個。
反正也是天啟花錢。
畢竟他那不是自己的私軍,那是正牌的葛沽海防水師。
“楊都督,您天天不務正業,是如何完成這些東西的?”
宋應星不無嘲諷地說道。
“長庚兄,這你就錯了,這些根本不需要我,我們大明有的是真正有才能的工匠,只是咱們工部的制度讓他們根本沒有做好的動力,但跟著我不一樣,給我鑄造這些大炮的工匠們,最高的月薪一百兩,哪怕就是普通的翻砂工人,月薪也有三兩,純粹賣力氣的搬運工月薪二兩。
但有嚴格的獎懲制度,每一道工序都有嚴格檢驗。
出了問題無論是誰,該受罰就受罰,但做的好了該獎勵都有獎勵,最高的一年光獎勵達到五百兩。
那麼剩下還需要我做什麼嗎?
兩百年前我們的工匠就能鑄造永樂大鐘啊。
現在你告訴我,他們鑄造不了一門銅炮?那未免太小看他們了。”
楊信說道。
他真沒管這些大炮的鑄造,就是把圖樣以及技術上需要注意的告訴那些工匠而已。
剩下人家自己就解決了。
至於稜堡本質上與中式城牆沒有區別,就是夯土包磚而已,只是它的造型和防禦理念不同,另外牆更厚,剩下真沒什麼了,建造都一樣。
就連皮尺大明都有。
當然,不是皮的,實際上是程大位的丈量步車,用加工過的竹篾使用銅絲一片片連線,體型比較大一些,但原理和捲尺沒有區別,竹篾也沒有伸縮性,他這種城牆修築完全夠用。他這裡本來就有大量工部和自己招募的工匠,減河開鑿本身就少不了這樣的人,甚至還得修閘門之類附屬設施,這些工匠這兩年靠著他的高薪日子過得越來越好。
給他修個變形的城牆而已。
多大點事。
宋應星沒有再多話,默默走過他身旁。
黃道周同樣走過去。
“這又是什麼鬼東西!”
裡面的宋應星緊接著驚叫一聲。
黃道周趕緊加快速度,沿著一條坡道直接進城,然後一片刺目的陽光淹沒了他的視野,他同樣驚叫一聲,然後趕緊用手擋住,很快調整位置,這才避開反射的陽光,就在同時一座用木頭做成無數網格,所有網格都用玻璃鑲嵌,整個恍如一座水晶宮的房屋出現在他視野。
“燒玻璃而已,日常操作,不要大驚小怪,顏神孫家都造了幾百年,別告訴我你們連這東西都沒見過。”
楊信鄙視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