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夜,墨文軒他們最後商定了什麼,除了在場的九人,其他人根本不知道。
而貢院這邊,經過了一日激烈的角逐,最後還是技高一籌的禁軍隊戰勝了僕役隊。
僕役隊最終還是沒有能夠成為最後的勝利家。
當天第二天一群官老爺親自下廚,差點把廚房都給點了,好在裡面有上了年紀的幾位大老爺,年輕時也是做過飯的,雖然手藝生疏了不少,但好歹也算是整了兩桌菜出來,至於那群差點點了廚房的大老爺做的一桌黑暗料理,在有不怕是的禁軍以身試毒後,就再也沒有人敢碰了。因為那位以身試毒的烈士差點沒虛託在茅房裡。
但總的來說,這算是個完美的落幕了?
但是怎麼可能!
最後還是慕童親自主持了篝火大會,一群人硬是玩到了子時才去休息。除了不能喝酒,眾人算是狂歡了一晚。
只是這群怡然自得的官老爺完全不知道,所謂的冠軍裡有黑幕啊。禁軍根本不是僕役隊的對手,只是墨青老早就按慕童的吩咐用金錢收買了僕役隊。
畢竟雖然這些官老爺說願賭服輸,但真放下身段來給一群僕役做菜?呵呵,他們敢做你們僕役敢吃?不怕時候被算賬?
換成禁軍就不一樣了,好歹同朝任職。大不了說是禁軍護衛辛苦了,親自做菜犒勞犒勞他們。
而對於僕役來說,冒著被算後賬的風險吃一頓大老爺做的菜,還不如拿著銀兩實在。
加上科考結束後的三倍月奉,這一個月定他們幹一年。畢竟墨青可是給了每個僕役五十兩的封口費。至於為什麼是五十兩?因為面值最小的銀票就是五十兩!
就這樣,這群被困在貢院整整快一個月的傢伙們算是發洩完過剩的經歷了。
第二天辰時三刻,就在一群望穿秋水的考生眼中,貢院的大門終於開啟了,開始接待考生進場。
而早在前幾日就將貢院外張榜處的通知熟讀了的考生們,按照張貼出來的考試秩序,找到了自己的考場。這和歷屆的考試又不一樣了,居然特意劃分了考區。
就在考生們井然有序的排隊進場尋找座位時,慕童帶著墨青出現在考場隔壁的靜室裡。
這裡可以說是監考人員休息的地方,未來幾天大家都要在考場裡度過,吃喝拉撒都要在考場裡。
“少君大人,您來了。”
一群官員看見慕童進來,急忙起身見禮問候。
“諸位大人免禮,劉、曾兩位大人還沒到嗎?”
“大人有所不知,這科考為時三天,兩位大人年邁,只有到第三天進行初次閱卷時才需要出現。少君大人若不是要當場出策論大題的話,其實也不用來了的。就算策論您其實也可以寫個帖子讓下人送過來就是了。”
經過一個月的相處,這群官員早就對這位年紀不大的少君主考官服氣了。不為別的,就因為人家有財!
財大氣粗的少君大人不止給他們加餐,就連喝的茶葉都是由慕家商會贊助的上等茶葉,很多官員都喝不起的。
正所謂吃人的嘴短,何況人家少君還送了不少禮物。
雖然斷了大家一條給考生購買“墨寶”機會的財路,但人家送的東西價值也不低了,雖然沒有明目張膽的給他們塞錢,但三倍俸祿其實也不少了不是?何況還有人家承諾送到各家府上的茶葉啊之類的奢侈品呢。
“原來如此,既然這樣。這裡就勞煩諸位大人了,本少君先到門前看看考生的情況,希望不要出亂子才好。畢竟這次考試,本官還是任性的改變了不少規矩。”
對於主考官的偷懶,在場的官員當然不會有意見,畢竟多他一個反而讓他們這些下屬不自在。
來到正門前,慕童人未到就聽見了一陣爭吵聲。
撥開身前擋住視線的禁軍一看,原來是一個身家殷實的考生攜帶了大量精美的糕點,居然還帶來壺美酒,上等的梨花白花雕。
爭吵的原因也簡單,就是檢查的官員不讓他帶這些東西進去,還言明瞭貢院負責考生在考場裡的吃食。他們只要帶著換洗的衣物就好了。
可這位偏偏不肯,還搬出家世來壓迫這位負責檢查的官員。
但這位官員這個月是白在貢院裡混的?
誰沒沾上點慕童那獨斷專橫的習慣,反正規定就是規定,你照做就是了。反抗?門都沒有。
“幹什麼呢!你們這樣子成何體統,不知道影響後面的人進場嗎?巳時開考,不抓緊進場誤了時辰怎麼辦。不就是要帶吃食麼?你,將他的東西還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