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王閃還掌管著官市。
歸化城,同時存在著官市、私市、商市。
王閃不僅從南方帶回來紅薯、土豆、辣椒,還帶回了很多茶葉,這些茶葉都安置在遊擊營內的倉庫裡。
王則之原先就從大同府內調來一萬石糧食,後來又陸陸續續調過來糧食。
王則之為了確保關外糧道的不失,他在大同關外的宣德衛、玉林、鎮虜衛、九龍溝、雲川五地,命熊甲長、齊奇、馬福、李三、楊國五人,各領一千兵馬把守,這五地與歸化城遙相呼應,成犄角之勢。
至於殺虎口,他把阿牛派了出去。
阿牛一直跟著王則之,耳濡目染,多多少少也學會了一些守城的手段。
當阿牛被派出去的時候,高興的手舞足蹈,他終於也可以上戰場了。
有此佈置,可保歸化城糧道穩定。
同時命火銃營和鋼甲重騎駐守歸化城,又特意在城門頭放了兩門紅衣大炮,四門弗郎機炮。
用以震懾各族心懷不軌之徒。
守城所用的其他武器裝備一時半會兒到不齊,還在陸陸續續的運輸過來。
這條道路起自方山遊擊營,殺虎口為中轉站,出關後運送到各處守軍手裡,終至歸化城。
至於拖木,王則之給了他一千韃子營騎兵,命他們以歸化城為中心,把方圓三百里內的威脅清除一遍。
這些威脅一是草原上的流寇,二是林丹汗的潰兵,三是一些陰奉陽違,表面臣服,暗地裡卻在準備刀兵的右翼諸部。
如果拖木遇到了無法攻克的部落,就輪到鋼甲重騎出手了。
而今初得歸化城他不能就這麼放手不管了,他要加緊鞏固對這裡的控制。
但是塞外多牧民,習慣四處遊蕩,不好掌控。
而且這些部落並不是真心臣服於大明,對於這一點王則之特意制定了一系列計劃。
就在他準備實施計劃的時候,蒙古右翼諸部首領再次前來歸化城,他們跟王則之談了很久。
察哈爾蒙古在漠南蒙古各部中勢力為最強,其領袖林丹汗擁有八大營、二十四部,其勢力東起遼西,西至洮河,士馬強盛,威震河套以西,橫行於漠南。
而今林丹汗再次聚集了八萬兵馬,陳兵喀爾喀邊界,直指右翼諸部,逼迫他們交出部落裡的青壯助他東征。
林丹汗知道自己打不過王則之,所以他打算率兵東征,進攻遠在千之外的阿祿部,到西拉沐倫河北岸劫掠一些糧草和人口。
右翼諸部不堪其苦,而且漠南各部的首領與林丹汗長期存在著較深的矛盾。
他們希圖借大明朝的力量抑制林丹汗,擺脫其統治。
王則之大喜,滿口答應一定會相助。
這些人得了王則之的允諾,這才心滿意足的離開。
這是一場互惠互利的交易。
右翼諸部擺脫林丹汗的統治,肯定會削弱林丹汗的力量。
林丹汗的力量變弱了,對於王則之更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