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令各軍,接收俘虜後,斬立決!”
“腦袋築成京觀,祭奠我遼東百姓!”
于謙目光陰冷至極。
牛珍瞪圓了眼睛,完全沒想到,大帥打著這個主意啊!
“大帥,殺俘不祥!”他驚恐地匍匐在地。
自古便有殺俘不祥之說,往近的說,常遇春就喜歡殺害投降的降兵,所以常遇春年紀輕輕就不幸崩逝。
古之名將,多少人都因為殺俘殺降,遭到了報應。
“本帥不怕!”
“這些人,是畜生!是人嗎?”
于謙怒吼:“天譴降下,本帥擔著!”
牛珍卻匍匐在地上:“末將命賤,末將願意為大帥擔著,末將願意!”
營中多少將領跪下,悲拗哭泣。
于謙卻轉過身去。
又打贏了一仗。
喀喇沁部投誠,不能接收俘虜,化胡為漢。
因為這些人染滿了遼東百姓的鮮血,遼東百姓不會甘心和這些劊子手做鄰居的。
而且,這些人都是畜生,專門對百姓動手的畜生!
這種人,豈能讓他們繼續做人?
何況,從戰爭層面講,這些俘虜明軍吃不下的。
喀喇沁部應該還剩下三萬左右,遼東軍損失在七萬人,如今遼東鎮殘破,把這些人編入遼東軍,反而會讓遼東軍胡化。
得不償失。
還有一層。
他于謙的戰功太大了。
先滅瓦剌一部,又打崩了韃靼十四萬精兵,如今又收降了喀喇沁部三萬人。
他已經不能用功高蓋主來形容了。
而是賞無可賞。
哪怕皇帝是明君、是聖君,卻不知道拿什麼來賞賜他于謙呀!
他終究是人臣啊。
皇帝再寬容,真能信任他這樣逆天的臣子?
就不怕于謙揭竿而起,推翻了大明?
就算不怕,也必須要防。
所以,于謙要自汙,做到人臣的本分,讓皇帝好做,他才能存活下去。
于謙倏地苦笑,他活了六十歲,卻沒想到有這樣一天,不禁唏噓。
“去執行吧!”
這是于謙自保的方式。
殺俘殺降,會削弱他于謙的戰功。
屆時他于謙兇名赫赫,自絕於文臣,又和武勳不來往,將自身班底削到最低,皇帝自然還會用他。
“去給陛下報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