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那之後,大明就從對外擴張,轉而實行南宋政策,加速漢化國內領土,就開始同化湖廣、雲貴川桂整個大西南的土司,因為國內的財政無力支撐擴張了。
到了明末,為大明殉國的土司不計其數,這就是正統後時代的明朝的功勞。
大清確實很爛,他們把一個開放文明的巨國,變成了一個自我矮化的奴隸國。
把一個繁榮富強,科技進步的霸主國家,變成了一個梳辮子當奴隸只知道喊喳的夢中上國。
把一個包容並蓄,勤勞肯幹的先進國家,變成了一個被大炮轟開國門後,還自命不凡的傻子國家。
歸根結底,滿人只知道防著漢人,只把華夏當成一個豬圈,一個供他們享樂的瑤子而已,他們從來沒把這個國家當成他們自己的國家,也從來沒把漢人當成自己人。
所以,被大炮轟開國門後不斷衰落,是歷史的必然。
絕非偶然。
換做漢人統治,最多被轟開國門,二三十年後就能成為世界強國,參與到瓜分世界的程序中去,可大清不會的,他是異族統治從根源上就決定了這一點。
而漢人,骨子裡就流淌著當皇帝的血統,誰都想當皇帝,所以就各大勢力割據,越打越爛,榨乾了國家最後一滴血。
這也是必然。
縱然大清再不是東西,但他給華夏民族留下最寶貴的遺產,就是地盤!
東北和西域,足以讓民族再次崛起的遺產,這是大清給華夏留下的唯一東西。
大國,永遠是大國。
只要是大國,就早晚有一天會崛起的,任誰也擋不住的。
最可怕的是,這片土地上,有世界上最能幹的人民,論勤勞,華夏人能排宇宙第一,沒有比華夏人再勤勞的民族了,沒有。
也沒有比華夏人再愛國的民族了,沒有。
華夏人血液裡,深刻著勤勞和愛國,為何古人要記歷史呢,從夏朝開始,華夏人就開始記錄歷史。
只有記住歷史,才能記住華夏是怎麼來的,這片土地上的人是怎麼來的,才會知道祖先的輝煌過去。
這是民族凝聚力啊。
所以,華夏兩次被異族徹底統治,最後反同化了異族,就是可怕的凝聚力在作怪。
而凝聚力展現出來的就是愛國。
像其他國家的人,需要要進行愛國教育。
華夏人的教科書裡沒有愛國教育這門課程的,只要看完歷史,就會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就會產生凝聚力,就會自然而然的愛國。
這就是歷史的作用!
話說回來。
如果商朝人開了上帝視角,把華夏民族遷到了南美洲來,那麼五千年後的今天,華夏人估計統一全球了。
這個地方,好到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南美洲西海岸的綿延不絕的山脈,叫安第斯山脈,平均海拔3660米,最高峰海拔6962米。
別比烏斯贜,就比橫斷山脈。
橫斷山脈,山嶺海拔多在4000~5000米,最高峰海拔7556米。
坐落在橫斷山脈裡的是雲南、四川、烏斯贜,其實就是西康省。
就這,被南美人稱之為天塹。
他們見過山嗎?還有人說這地方阻隔了人類活動?
雲南阻隔誰了?烏斯贜阻隔誰了?
大明的疆域在哪?大清的疆域在哪?
就這地方送給太祖,太祖能笑死,這也叫天塹?就這還打不下來?
越過安第斯山脈,就是無比廣闊的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