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有意撩撥大秦,大秦皇帝朱見淮去年駕崩,如今在皇位的是朱佑枹。
朱佑枹剛登帝位,正是春風意滿的時候,對大明說了很多狂妄的話。
大明反擊,兩國沒少打嘴炮。
卻在成化十年初,大明忽然傳出訊息,亮劍大秦,朱見漭御駕親征,討伐大秦。
全世界短暫震驚後,都覺得大明瘋了吧?
這些年,大明並沒有參與軍備競賽,反而秦晉兩國,連年戰爭,兵精糧足,朱佑枹也不是個廢物,軍事水平也算可圈可點。
大明竟然忽然劍指大秦?
不過也能理解,大明已經幾年吃不到肉了,百姓吃飯,都得靠朝廷經過精密計算,給發補給糧,日子老難過了。
民間已經沸反盈天了,都在懷念景泰朝的好日子,但沒辦法,誰讓朱見漭狗屁不是呢。
朱見漭的支援率,低得令人髮指。
52億人,幾乎人人罵他。
這樣一個不得民心的皇帝,居然要討伐大秦,挑起戰爭?
瘋了吧?
別說國外,國內都罵死他了,你不好好管民生,居然窮兵黷武的去打仗,你就不能跟世祖皇帝學一點好嗎?
全天下罵他。
朱見漭在二月十七從京師誓師出征,二月二十四,抵達孟加拉省。
各國軍事專家估算,這場戰爭起碼要打三年,大明很有可能會遭遇滑鐵盧,成為世界笑柄。
有戰地記者,看了明軍軍容,兵卒還算精銳,就是精氣神沒有,一個個行將朽木,像個骷髏一樣。
廢話,兵卒都不理解,為啥要打仗啊?
家裡飯都沒得吃了,還打仗啊?這又得花多少錢啊,有這錢花在民生上不好嗎?
所以軍無戰心,一看就知道必敗。
二月二十六,朱見漭率領70萬人,借道徐國,西征大秦。
秦皇朱佑枹在恆河岸邊,枕戈待旦,恭候大明雄獅。
世界人的眼球,都聚焦在這場戰爭上面。
大明國內,一片唱衰之聲。
都說成化帝在效仿正統帝,去大秦留學去了,被人笑掉了大牙。
這種唱衰之聲,聲勢浩大至極,彷彿將全體百姓的注意力,從失業的焦慮、困擾、難受上面,轉移到了這場戰爭上面。
朱見漭親率雄兵,這次大明出動的都是,參與過奧斯曼戰爭的老兵,精銳中的精銳。
這是大明最大的家底兒了,一路上,他都在鼓舞軍心,從出京時毫無戰心,到了戰場上已經煥然一新了,畢竟在錢財的鼓勵下,兵卒還是願意賣命的。
外人用朱祁鎮類比他。
因為朱見漭從宣戰,到出征,就用了幾天時間,跟正統帝出征瓦剌是一樣的。
殊不知,朱見漭為了這場戰爭,準備了十一年!
他可拿出來全部家底兒,一旦真敗了,大明恐怕三十年內會一蹶不振。
朱見漭並沒想過敗,他是天下間最鋒利的劍,他沒敗過!
他清晰記得於謙的教誨:一代名將能在戰場上做到從容,因為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付出了百分之一萬的汗水,如果背後不肯付出,就妄想在戰場上取得勝利,那是做夢。
針對這場戰爭,他在備戰室裡,整整推演了兩年時間。
三天!
就需要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