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人想瞻仰老皇帝遺容,就去墓園祭奠即可。
每日人滿為患,人山人海。
六個墓園,開放五個,京師的不開放,如果開放,就等於把皇家陵園給開放了。
朱見漭從老皇帝死了之後,就遭受無休止的謾罵。
轉年到了成化元年。
朱見漭下達第一道聖旨,就是朕朱見漭死後,也如老皇帝一般,粉身碎骨,葬身邊境之地,永遠保衛邊境!
我大明皇族,永遠拱衛大明!
這番說辭,勉強緩解了民間的罵聲。
朱見漭登基之後,卻感覺空落落的,他沒住養心殿,彷彿那裡都是他爹的身影,他住進去總覺得難受。
從老皇帝駕崩後,他一次都沒去過。
他搬去了乾清宮,卻住得並不舒服,處置政務之餘,他總會溜達到養心殿門口,然後悵然若失的回來。
說實話,他爹活著的時候,他沒太多感觸,甚至天天盼老爺子快點去死。
可老爺子真走了,他反而覺得心裡不踏實。
就如老爺子說的,大明重擔完全壓在你身上了。
縱然他今年六十三歲了,他卻絲毫沒感覺到輕鬆。
有的皇帝年少登基,野心勃勃,那是因為他不知道什麼叫責任,也不知道萬一做錯了事,會付出什麼代價。
無知,恰恰是最大的依仗。
像朱見漭,早已沒有了年少無知,在他老爹有意訓練之下,他已經進化成了老銀幣。
所以,他做事開始瞻前顧後,思慮極深。
老爺子才走五個月,他就覺得自己撐不住了,治理龐大的帝國,要和朝中公卿鬥智鬥勇的同時,還要防備藩國。
藩國已經亂起來了。
最先打起來的是歐洲。
非洲也擦出戰爭的火星,反倒美洲很安靜,但戰爭的腳步,近在咫尺。
朱祁鈺說過,未來世界可能會發生幾場規模極大的戰爭,可能會成為人類浩劫,大明也無法獨善其身。
他預計,未來世界會在十五年左右,發生第一次世界大戰。
原因:一、各國會先摩拳擦掌,以鄰國為試金石,磨練強兵;二、經濟會持續走低,工業革命的瓶頸,就是金融危機,無可避免;三、當權貴大肆掠奪收割資產的時候,金融危機會無限擴大化。
四、底層百姓的洗牌意願,當上下通道關閉後,底層一些極少數特別有作為的人,想跨越階級,迫切需要進行戰爭。
五、權貴的野心,分蛋糕的人永遠不會把蛋糕分得完美,肯定有多有少,吃得少的那個人心中不滿,他們會成為世界大戰的推動者。
戰爭,一定會爆發的。
之所以說十五年後,因為第二次工業革命,會給市場帶來很多就業機會,會緩解社會矛盾,推遲金融危機到來的腳步。
而這一點,不止朕看到了。
天下有識之士都會看到的。
而且,各國需要時間去備戰,備戰時間大概在十年左右,就會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
這場戰爭,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
在景泰六十九年,朱見漭和一些心腹之臣談過,他們都對未來不看好,認為大戰的腳步正在臨近。
他們的看法和老皇帝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