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朱祁鎮為了奪權,害死了張太皇太后,反而說明,朱祁鎮本人的政治水平,高人一等。
朱見漭沒見過政治黑暗時刻,他被他爹保護的太好了。
“不過,張太皇太后也該死!”
“她可以掌權,但不能把皇權丟掉!”
“她終究沒把自己當成朱家人,她把自己當成外人,胳膊肘往外拐!”
“正統帝奪回了屬於他的一切。”
“但他粗暴地推翻了張太皇太后的一切。”
“三楊私心甚重,但得承認,他們的能力是有的,給國家制定的政策,是向好的。”
“不能因為他們的私心,就毀掉他們的政治成果。”
“張太皇太后是胳膊肘往外拐,但她主政那七年,大明是欣欣向榮的。”
“起碼對民間來說,他們都是有功的。”
“可正統帝推翻了他們的政治成果,用自己淺薄的政治思想,架構新的政治理念,他當時才多大呀,懂什麼治國啊!”
“用王振治國嗎?”
“朕說他勤奮,但他往錯誤的方向勤奮,又有什麼用?”
“他若聰明一點,就不該意氣用事的推翻了三楊辛辛苦苦營造的政治環境。“
“他不能因為皇權被竊取,就將怒火撒在朝政上面。”
“他終究是個被慣壞的孩子,朕能理解他。”
“好在他還算理智,及時將錯誤的政治軌道拉回來,所以朕說他是個合格的皇帝。”
“他為了掩飾歷史真相,他對張太皇太后的族人還算優容。”
“最終還是朕,殺了他們。”
“也幫他徹底掩蓋了這段歷史。”
“至今史學界上,沒有人,認為正統帝害死了張太皇太后。”
“因為朕需要維護皇家顏面。”
“在天下人面前,皇家應該是和和睦睦的,而不該全是陰謀算計,得為後世開一個好頭。”
“朕善待兒子,也希望你能善待兒子,太孫善待兒子。”
“皇家始終沿襲嫡長子繼承製,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皇帝繼承者必須先有嫡子後有長,嫡長子大婚後三年若無子嗣,夫妻皆要檢查身體,不可將責任歸咎在女人身上。”
“有病治病,無病才可臨幸其他女子。”
“若五年尚無嫡子,才可廢后。”
“入宮女子,必須接受太醫檢查,確定生裡無缺陷,方可成婚,而生裡無缺陷者,則基本都可受孕。”
“若太子或太孫有疾,則可越過他,選下一個。”
“老四,記住,這是國策,任何人都不許亂了繼承順序,不能因為皇帝個人喜好而亂了傳承。”
“嫡長子無繼承權,只有以下幾種情況:有疾病、殘疾、五年內無子嗣、謀反,只有這四種情況,才可廢嫡長子,越過嫡長子,進行順位繼承。”
“非此四種情況,任何情況,不許換太子。”
“且,皇帝登基後,要立刻立太子,並確立太孫,嫡長子的嫡長子,就是太孫,必須早立。”
“這是祖制,後世之君,任何人不許更改,任何理由都不許更改,更改者,不許為帝!”
朱見漭趕緊應下來。
老皇帝會傳聖旨的,還需要各個衙門蓋印的,並頒佈天下。
“兄友弟恭。”
“作為嫡長子,要友愛自己的弟弟們,從朕之後,大明將無土地分封給藩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