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說,不收菜販子的稅,卻會收批發蔬菜的店鋪稅,是要嚴格保密的。
這筆稅金額巨大。
主要是當初建設平壤時的資金,以及傾斜資源,讓人口回流這筆費用,都轉嫁在每一個在平壤工作的百姓頭上。
朝廷有一本賬,往平壤砸的資源,約合二百億元,建設費用、雜七雜八的費用,在二十億左右。
這筆錢總要回本的。
就設下了這個回流稅。
這個稅,只有平壤在收。
所以平壤物價奇高,高得令人髮指。
可不管誰來算,知府這筆賬都很合理,人家也說了,別和漢城比,漢城的肉食貴呀,咱們平壤肉便宜。
還真沒錯,平壤肉價是便宜,但就差一塊錢!
平壤肉價:雞肉6元,鴨肉4元,豬肉11元,牛羊肉27元,驢肉馬肉35元,牛奶一斤6元,雞蛋一斤3元。
這不對呀。
平壤北面全是牧場,運輸成本又比較低廉,路運貨運都行,成本並不高的。
漢城就不一樣了,要靠朝鮮北部供應肉食,
運輸成本要遠高於平壤。
平壤確實肉價低,但僅僅低一元錢,算什麼低。
等等,肉價確實低一點,但牛奶雞蛋價格高呀,這裡面有鬼呀。
哦,肉價低了一元錢,卻在蛋奶價格上找回來,真會算賬啊。
平壤知府又給朱厚煐算了一筆賬。
從運費,到人工成本,各家利潤算了一筆詳細的賬,朱厚煐聽得細緻,跟著點點頭。
猛然,他又覺得自己被忽悠了:“你叫曾銑?景泰六十年進士?”
“正是微臣。”
曾銑年僅二十歲,就榮登進士第,二榜第十七名高中。
在中樞觀政一年之後,主動到地方從科長開始幹,屢屢得到晉升,年紀輕輕就執掌一座超級大城市,做平壤知府,兼任平壤市長。
朱厚煐看著他:“孤記住你了。”
“謝千歲牢記。”曾銑也有意思,換了其他官員,直接說回流稅就完了,偏偏他就不說。
朱厚煐讓他滾了,生氣。
接連幾日,他都派人去走訪,卻解決不了平壤奇高物價的謎團。
中樞這些年為什麼默不作聲呢?
彷彿不知道平壤的奇高物價,還是故意視而不見呢。
這裡面肯定有鬼。
他詳細調查了地方誌,發現平壤物價變得奇高無比,是從景泰五十六年開始的,景泰五十年之前,這裡只是一座小城市,是老皇帝畫了一個圈,然後這座城市就崛起了。
到了景泰五十六年時,人口正式突破兩千萬,物價就開始暴漲。
中間平壤百姓也鬧過,也流失過人口。
朝廷發了些補貼,但杯水車薪。
後來平壤百姓都認命了,不鬧了。
朱厚煐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如此奇高無比的物價,平壤房價居然比漢城低很多,是全國同等級城市中房價最低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