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輿論卻指向了虞王和宋王。
虞王和宋王卻三緘其口,這下就引起天下人想入非非了。
難道虞王和宋王,都派出了刺客?
結果,沒過兩天,虞王和宋王相繼遇刺,甚至想爭都爭不了的鄭王也遇刺了。
年長皇子接連遇刺,卻洗脫了所有人的嫌疑。
只有吳王最悲催,差點被射死。
其他人只是受了輕傷。
但藩國國王遇刺,還是歷史第一次,前所未有。
到底是誰幹的?
當年長諸王接連遭到刺殺後,最大的懷疑物件,竟然轉向了老四。
除了老四外,其他年長諸王都遭到了刺殺,當然了,老二老三獨善其身,沒人理他倆。
在船上漂泊的朱見漭,每天三次報信船,傳到大明去,報信船也會傳上來最新訊息。
所以朱見漭也知道弟弟們遭到刺殺。
這不是他安排的呀?
是誰幹的?
如果僅有吳王刺殺,擺明了是老六乾的,可年長諸王全都遭到了刺殺,屎盆子扣在他頭上了。
是誰在攪混水?
朱見漭當了三十年的皇帝,這是個確確實實的馬上皇帝,一生征戰沙場,殺死的人不知道多少,自然養成了多疑霸道的性格。
縱向分析他的弟弟們。
老五是有點小聰明,卻當不了大國皇帝,老六封在蘇門答臘島,就足以說明,他不是個成事的料子。
老七就別說了,那就是個宅男;老八呢,朱見漪有點壞心思,但都寫在臉上,屬於想很壞卻壞不出來的那種,也是個廢柴;老九朱見渚則與世無爭,他倒是想爭,他在紐西蘭那鬼地方,根本沒法參與爭霸。
老十和老十一就別提了,這兩個貨,狗咬狗是一把好手,辦正事屁都不是。
那能是誰呢?
難道是一直忽略的老二、老三?
一對孿生子,製造朝局緊張,他們能得到什麼好處呢?
朱見漭卻知道一種人,見不得別人好,看到你有好東西,他會難受得睡不著覺。
可記憶裡的老二老三,不是這個性格的。
人會變的。
朱見淇都瘋了,何況其他人呢?
朱見漭是越過他們倆繼位的,說心裡一點恨意沒有,那是不可能的。
“可會是他們嗎?”
朱見漭的艦隊已經越過印度,馬上就要進入大明國界線了。
預想中的刺殺沒來。
反而年長諸王遭到了刺殺。
他老爹一定看到了奏疏,這就給他回國繼位增加了第一道難度。
“孤似乎一直忽略了一個人!老大,會是你嗎?”
朱見漭的艦隊,在鄫國停靠補給半日,鄫王因遭到了刺殺,倒是派人來問候商王了,除此之外沒別的表示。
很顯然,鄫王這個宅男不會撒謊,他是懷疑老四派人刺殺的他,所以不願意兄弟相見。
朱見漭表示很無語:“我在東歐開疆拓土幾萬裡,會搞這種沒見識的陰謀把戲?老七怎麼越活越回去了?我等在這裡,就是想見見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