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就算迎立老四繼太子位,就算他願意放棄東歐皇帝,回國繼位。
可以後的政治問題呢?
因為太子和他犟嘴所以就廢太子了,然後改立老四。
那麼後世之君會不會有樣學樣?那大明豈不亂了套了?嫡長子繼承製,是帝王傳承譜系的最穩妥的方式。
當年太宗皇帝多麼喜歡漢王,最後也沒有改立太子。
這裡面還有太孫呢。
朱佑榶被冊封太孫多少年了,難道改立老四,還要讓他當太孫嗎?
再說了,換了太子,太孫怎麼辦?
也一起殺了嗎?
太子的其他兒子呢?
還有太子、太孫的黨羽呢,這裡面的問題太多了。
他對朱佑榶傾注了全部精力的,朱佑榶比朱見淇肯定是強的,但強多少不好說。
前幾年太孫乖巧懂事,可冊封太孫後,逐漸本性暴露,可以說和朱祁鈺預想中的皇帝所距甚遠。
可以說,這是兩個失敗品。
其實百官請求改立太子的時候,他心中微微一動,真的動心了。
大明交給這樣兩代君主,他是不放心。
朱見淇資質不佳,但算得上勤懇。
可得權之後愈發猖狂,頗有小人得志之感,最重要的是,他在破壞朱祁鈺立下的國策。
他一直強調,做皇帝要懂得收權,也要懂得放權,這一點朱見淇不會。
其次,寬鬆的政治環境,才能使得萬業勃發,民間才能蒸蒸日上,大明沒有強敵,國富民強,為什麼非要搞得苦大仇深?
最後,做皇帝要把眼睛放在最下面,要看到下面的百姓需要什麼。
他一句都聽不進去啊。
這樣的國君,是必然亡國的,縱然不是亡在他手,也必然埋下亡國的禍根。
現在的大明在他的帶領下,和歷史上任何一個時代都不一樣,這是一個極端開明繁榮的國家,這是一個從古至今最大疆土的國家,這是一個國際環境最惡劣的國家。
這樣一個大明皇帝,沒兩把刷子是做不好的。
對皇帝的要求,變得極高。
不是之前的大明,放一條狗在上面,也能照常運轉,也能維繫二百多年國運。
現在不行的。
需要皇帝有胸襟,有能力,代代出大帝才行。
如果上來一個廢物,大明必然在五十年內亡國。
因為,朱祁鈺對世界的構架,是多強局面,像大楚、大商、大魏、大隋、大夏、大周、大唐、大楚等全是強國,只要給他們發育時間,五十年內,就會進入世界爭霸的時代。
群狼環伺之下,大明如何妥善處理國際關係,做好帶頭大哥,這就考驗執政者的高絕政治眼光了。
就算皇帝不會,必須得有大臣會。
而這個大臣,皇帝必須得用啊。
像年前,太孫朱佑榶說了一堆朝臣的缺點,王鏊剛愎,兒子貪婪;夏壎固執,聽不進人言;張敷華紈絝,不守規矩;李東陽霸權,謝遷除了會和稀泥別的啥都不是;劉大夏完全是個權力動物,毫無底線;楊一清拿一個國家做實驗,是個瘋子。
沒錯,每個大臣都有巨大的弱點。
做皇帝就是掩飾他們的弱點,放大他們的優點,才是一個好皇帝,沒有人是完美的,上位者的用人之道就在這裡,放大優點,把人放在合適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