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大秦帝國,要比景泰風雲開書更早,景泰四十八年就開始編纂了,足足編纂了十年。
結果是叫好不叫座。
好看,但受眾很低,喜歡的人不多。
但喜歡的人都是死忠粉。
謝遷本以為,會引起巨大的反響,肯定比隋唐演義強吧,結果完全高估了民間審美。
確實好看,但沒人喜歡。
反倒治書局一個家,接的一個私活,叫秦時明月,一本書直接火了。
還有一個家,寫了一本秦吏,反響巨好。
因為燕雲臺、穆桂英傳奇的爆火,民間有文人跟風,寫了本羋太后傳,直接爆火。
民間家有點明白了,流量密碼掌握在女人手裡。
竟有人打起了武則天的主意,結果被報社、出版社告知,暫時不許出版。
因為,中樞還有一套年終大戲,武瞾!
就是武則天。
華夏第一女皇。
出自李東陽的手筆,接著隋唐演義,一本正史型的武瞾,直接出版。
但武瞾有三個版本。
一版叫武媚娘傳奇,一版叫日月凌空,一版叫武則天。
看名字就知道,前兩個不靠譜,是演義之作,走的快爽白路線,第三版才是正史版。
但武媚娘傳奇,遙遙領先。
民間審美也就這樣了,就愛盯著這點事看。
然而,景泰五十八年的十二月,是神仙打架的月份。
李東陽出武瞾。
王華繼續出穆桂英傳奇。
劉大夏出東周列國志。
閔珪出楚漢爭鼎。
張敷華出是西晉演義。
讀者本以為,一部景泰風雲,勾得天下人夜不寐食無味,景泰風雲之後再無好書。
結果,治書局直接上王炸。
月月都有好書看。
到了年底,竟然好書直接爆炸。
華夏各個朝代的演義,全都湧現出來。
本該屬於馮夢龍的東周列國志,被皇帝塞給劉大夏,劉大夏主持編纂,名字也是皇帝起的。
和大秦帝國不一樣,大秦帝國是純正史。
東周列國志是純演義。
全書總共104冊,跨度春秋戰國五百年時間,所有英傑人物,粉墨登場,詳細描述東周時期的風土人情,列國交戰的大場面。
這本書,編纂用了近九年時間。
八月份時候完全編纂完畢,然後進行全國連載。
全文2500萬字,是現存裡,最長的一篇,未來也不會被超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