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布舔著臉,跟人家套關係,才知道,夏威夷是夾在兩塊大陸中間的島嶼。
東面隔海相望的是北美和南美,是大明朝的大夏和大唐。
哥倫布悲催的發現,哪有新大陸呀,葡萄牙皇宮中有記載說,穿過大西洋有一塊龐大的大陸,那裡都是土人啊。
如今看來,那裡已經是明人的天下了。
畢竟葡萄牙是穿過大西洋去的美洲大陸,對他們而言,澳大利亞才是新大陸。
可這個新大陸是對葡萄牙來說的,大明早就佔為己有了。
等於說,全天下所有大陸,都被大明佔領了。
還沒有滄海遺珠?
哥倫布認為是有的,大明再厲害,也不可能佔領陽光下的所有土地。
在夏威夷短暫停留後,他再次航行。
航行目的地從南美洲,變成了北美洲,但影響不到這位航海家的信心。
經過幾個月航行,哥倫布看到了大陸,在口岸登陸,根據瞭解,這裡是大明藩國大夏。
大夏佔據北美洲整個西海岸,這些地方都是此起彼伏的丘陵,而且北面都是凍土。
領地面積是很大,但都沒有價值。
他就想和封在五大湖北面的皇二十七子禹王朱見渥,換土。
還拉來皇二十五子越王朱見澎、皇二十八子啟王朱見潯,將北美劃分更加合理。
墨西哥除外,把加拿大、美國兩國重新劃分,儘量讓三國各有戰略縱深,又互相挾制。
四國裡最吃虧的就是禹王,禹王被封在五大湖以北地區,那一塊也很冷,容納人口並不多。
若能拿下波士頓、紐約州這些五大湖南岸的領土,對他們更有益處。
加拿大地區,凍土多,自然資源豐富。
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壞。
佔據富饒的東海岸的越王,又沒有戰略縱深,所以他也需要一塊戰略縱深。
同樣的,皇二十九子嵩王朱見溯被封在墨西哥,皇三十子豫王朱見溏封在墨西哥國南的地區,也跟著參與進來。
變成了六國協議,只有封在古巴、多明尼加等島嶼的皇三十二子芮王朱見渺沒意見。
他倒是想有意見,他想要邁阿密,被越王直接拒絕。
但他還不死心,北美拿不到,就去南美想辦法。
六國經過長達十年餘的磋商,終於重新劃定區域。
於景泰五十一年,得中樞批准,六方正式完成換土,因為北美六國友好協商,還得到皇帝的讚許,賜下諸多寶物。
北美封了七王,因為北美這塊地方太富足。
不拆分掉,中樞不放心。
哥倫布悲催的發現,兩塊美洲的連在一起的,運河是在豫國,就是巴拿馬運河。
因為換土紛爭,運河是豫王的籌碼,直到景泰五十年才二次動工,預計三年內完工。
這條運河,給豫國帶來了北面一塊凍土做收益,就是一部分阿拉斯加,成為豫國一塊飛地。
經過十幾年移民,七國人口都突破了千萬,總人口達到了1.7億,目前還在移民,但現在以主動移民為主。
哥倫布被迫從南美航行,穿過德雷克海峽的時候,意外發現了一處全是冰川的大陸!
本以為是地理大發現,可登上去之後,竟看到了大明的龍旗,上面用各國語言寫著大明,南極洲。
哥倫布回到葡萄牙的時候,已經是景泰五十三年了。
登上故國的時候,卻看到滿目瘡痍,這是戰爭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