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布佩服明皇的先見之明。
但人才易得,千里馬不常有,若沒有上下通暢的上升通道,再多知識分子,也是徒勞。
可是,看看大明的疆域,本土若沒有機會,這些人才可去藩國施展才華。
和當地縣官聊天得知,整片大陸叫大周,有三個藩屬國,外有兩個島藩,共有五王,五王共治。
疆域遼闊,900萬平方公里。
現在他腳下這片疆土,就是大周,是這片大陸的霸主。
哥倫布進行繞澳大利亞一週環行,訪問了紐西蘭的鄭王和新幾內亞的宋王。
獲得充足補給後,進行新一輪航行。
在斐濟、湯加、薩摩亞發現了很多小島,島民還是明人,哥倫布拜見了國王,斥重金從國王手上買到通往美洲的海圖。
結果走著走著,偏離了航向,運氣不好,趕上海暴,損失一半船支,最後漂到一個孤島上。
本以為是個荒島,結果發現,又是明人。
哥倫布都想罵娘,薩摩亞的國王給他個假海圖,騙他!
沒錯,哥倫布花1000兩黃金買的,肯定是假海圖,他想去南美,但明朝藩王給他的是北美的路,完美避開了沿途經過的島嶼,直接在太平洋中間打轉。
也就運氣好,命不該絕,漂上了夏威夷,不然這位名聲赫赫的航海家,就死在太平洋裡了。
太平洋現在叫大明洋,大西洋叫大秦洋。
封在夏威夷上的是荊王,但他現在不是荊王,而是莒王,這裡是莒國,定都夏威夷。
別小瞧夏威夷,這裡是多國貿易的中轉站,美洲和大明貿易,全要經過夏威夷補給。
這個地方,當初皇帝是想封給自己兒子的,還是荊王求了幾次,才求來的。
他佔據這地方之後,宣佈莒國為中立國,永不參與戰爭,還建起了自由貿易港。
經過二十幾年建設,夏威夷成為比香港還要繁榮的地區。
人口高達300萬。
整個國家,沒有一片農田,全是貿易港口,是島國中最富的一個國家,甚至還開了檀香山銀行,不記存款人名,並高度保密的銀行,功能和瑞士銀行一樣。
靠著金融和貿易,莒國成為天下最富的島嶼。
大明境內的一座大城市,都未必有莒國有錢。
作為中立國,本身不設兵,也不允許任何軍事艦隊登島,這是大明所有藩屬國簽字的,永不許改。
然而,這個最富的島國,居住環境卻非常差,因為人太多了,地太少了。
遍地鴿子樓,幾乎不考慮擋光問題,有地方就蓋。
當地人自嘲道,兩棟樓對著窗戶的兩個人探出頭去都能親嘴了,可見樓間距之近。
但主動移民來莒國的人,卻越來越多。
要說工資,國內算什麼呀,莒國人均收入達到了2000元,奈何莒國面積太少了,現在已經開始人工填海了。
莒國想北美租一塊地,給國民居住。
國民不幹啊,擔心他們被強制丟去北美,莒王有幸福的煩惱。
附近的島國眼饞啊,地理位置學不來,金融總能學來吧,我們也能辦銀行。
但沒有高度發達的商業做基本盤,銀行也發展不起來的。
各國盯著眼紅。
其實太平洋、大西洋的島嶼,都可以作為中轉站,用心維護,也有生意。
問題是夏威夷做的太大了,太賺錢了。
哥倫布被熱情的莒國人民救助。
得知他們要去美洲旅行,態度頓時有幾分疏離,以為你們是來貿易的呢,原來是旅行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