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鈺將準備好的畫,交給賀知恩。
“做出這種啤酒瓶來,將啤酒灌在裡面,裝成箱子出售,瓶子有押金,要退瓶的,瓶子要回收。”
“然後再推出茶飲料,精研幾種配方,按照這個方式做,到民間販賣。”
朱祁鈺道:“包括葡萄酒、白酒,都可以用這種瓶裝。”
“做得高階一些,賣給達官顯貴,也做出一些出口,賣去歐羅巴。”
賀知恩一看就懂了。
現在的啤酒,是拿茶缸子去廠子裡接的。
“現在遍地是罐頭廠,已經沒什麼利潤可言了,皇家商行還有的,全都甩賣掉。”
朱祁鈺道:“再湊一筆錢出來,去西域建廠,該開的廠子都辦起來。”
“奴婢遵旨。”賀知恩不敢含糊。
“賬上有多少錢?”朱祁鈺問。
“回陛下,賬上現錢有7000萬,若急用還能收回來四千多萬。”賀知恩回稟。
“拿出一筆錢來,去百越投資橡膠廠。”
“馬蹄鐵,其實可以用更軟的東西替代,朕覺得橡膠就能用,你帶著專家好好研究橡膠的用途。”
“預計拿出來兩千萬,再從民間徵集一筆資本,總額五千萬。”
賀知恩吃了一驚,拿這麼多錢?
但皇帝說是馬蹄鐵,那是軍國大事,可馬虎不得的。
“讓汪直去,親自盯著這個研發廠子。”
汪直,從小就在宮中長大,他和覃益是皇帝很看重的兩個太監。
“奴婢遵旨!”
賀知恩出殿,丘濬進來。
“丘濬,朕想發行紙鈔,你有何看法?”
丘濬一懵:“陛下,好端端的為何要發行寶鈔?可是中樞銀錢不夠用了?”
“那倒沒有。”
朱祁鈺站起來:“說來也怪,大明市場上多出了十幾億兩銀子,超過三十億兩銀子在民間流動,卻還沒有出現通貨膨脹,甚至還有點通貨緊縮呢。”
“陛下,錢荒不是一年兩年的了,而是幾百年就錢荒了。”
“微臣估計,大明銀幣超過五十億的時候,才會正常流通,多餘五十億,才會出現通貨膨脹。”
丘濬道:“而隨著大明市場規模越來越大,明年可能就要超過五十億了。”
“微臣反而覺得,大明應該發行金幣,平衡市場上的銀子數量。”
朱祁鈺搖頭:“不行,沒有通貨膨脹,就沒必要發行金幣,金幣面值過大,出現在市場上,反而會造成民間恐慌。”
“再說了,大明金子儲量不足,應該想辦法籌集更多的黃金。”
“大明還是缺銀子呀,所以朕想發行紙幣。”
丘濬皺眉:“寶鈔讓民間對紙幣極為不信任,微臣覺得還是不要發行的好。”
“你會錯意了。”
朱祁鈺笑著說:“朕不是在國內發行紙幣,而是在國外發行紙幣,用紙幣和國外進行貿易結算。”
一瞬間,丘濬都懵了。